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西藏冬青稞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英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秦勇; 付刚; 沈振西; 钟志明
刊名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出版日期2022-12-16
卷号14期号:01页码:1-14
关键词不对称增温 冬青稞 生长特性 产量 西藏
英文摘要青稞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粮,青藏高原昼夜不对称增温明显,为了降低这种不对称增温对藏区未来粮食安全预测存在的不确定性,本研究在拉萨农业生态试验站以冬青一号为试验材料,采用FATI(Free Air Temperature Increase)田间开放式增温系统进行了为期两个生长季节(即2018–2019和2019–2020年)的昼夜不对称增温试验(即全天增温AW、白天增温DW、夜间增温NW和对照CK),以期探讨不对称增温对西藏冬青稞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三种不同增温处理对冬青稞的物候期的影响显著,均导致各物候期提前,全生育期缩短,影响程度表现为AW>NW>DW,并且不同增温处理均使得冬青稞从播种到抽穗期的间隔缩短,抽穗期到完熟期间隔增加,AW效果最为明显,且达到统计显著水平(P<0.05);在生长前中期,冬青稞地上生物量和株高在不同增温影响下均有提高的趋势,生长后期,NW处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此外,增温使得完熟期叶和茎鞘的分配比重下降,根和穗的分配比上升;AW、NW和DW增温处理产量两年平均提高了16.4%、24.6%和9.5%,其中2019–2020年NW处理较对照达到显著水平(t=–2.541,P=0.026);产量构成方面,有效穗数和千粒重有提高的趋势,每穗粒数除AW处理外有提高的趋势,穗长和结实率除NW处理外有降低的趋势。因此,昼夜不对称增温对西藏冬青稞的影响不同。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7708]  
专题拉萨站高原生态系统研究中心_外文论文
作者单位1.西藏高原草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拉萨高原生态系统研究站
3.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秦勇,付刚,沈振西,等.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西藏冬青稞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22,14(01):1-14.
APA 秦勇,付刚,沈振西,&钟志明.(2022).昼夜不对称增温对西藏冬青稞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英文).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14(01),1-14.
MLA 秦勇,et al."昼夜不对称增温对西藏冬青稞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英文)".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14.01(2022):1-1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