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原位/在线表征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敬铭轶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3-08-1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孙公权
学位专业化学工程
中文摘要直接醇类燃料电池(DAFC)理论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在电子设备、武器装备等移动电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原位/在线表征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论文针对DAFC电极反应,探索了将电化学工作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S)和质谱(MS)等联用的原位/在线表征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设计加工了双薄层流动电解池,藉此研究了在炭载催化剂表面甲醇电氧化反应(MOR)及其动力学参数。 2.对比研究了红外漫反射(DR)与红外衰减全反射(ATR)方法定量检测DAFC阴极扩散层中PTFE的含量。采用DR方法对DMFC进行600小时寿命测试前后的阴极支撑层进行表征,首次观察到PTFE从微孔层向支撑层近流道处迁移。 3.自行设计、加工了原位红外电化学池,藉此建立了电化学红外系统和连续液态进样的电化学质谱系统。 4.首次搭建了电化学工作站—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在线质谱仪联用装置,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的DAFC原位/在线表征手段。
学科主题化学工程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10-10
源URL[http://159.226.238.44/handle/321008/116840]  
专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敬铭轶. 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原位/在线表征方法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