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级城市建成区蓝绿空间时空格局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歆越; 高晓路; 柴琪; 宋敦江 |
刊名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3-01-12 |
卷号 | 25期号:01页码:190-207 |
关键词 | 蓝绿空间 城市建成区 时空格局 谷歌地球引擎(GEE) 气候因素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 |
ISSN号 | 1560-8999 |
英文摘要 | 蓝绿空间是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谷歌地球引擎(GEE)提取2005、2010、2015与2020年的植被与水体指数数据,构建了包含272个地级城市建成区的蓝绿空间数据库。运用蓝绿空间覆盖率、300 m服务半径覆盖率、分维数与分离度4个指标分析其时空格局与演化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其气候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地级城市建成区蓝绿空间整体呈现为“南高北低”的格局,且南方“西高东低”、北方“东高西低”,但环渤海地区为蓝绿空间覆盖率“洼地”;时间格局为“总体增长、局部降低”,华中地区呈下降趋势的城市最多;(2)就分区而言,西南地区城市建成区蓝绿空间覆盖率最高(平均高于65%)、分离度最低(平均低于0.60),西北地区覆盖率分异较大,华北地区覆盖率最低(平均10%~30%)且分离度最高(平均约0.98);(3)采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所得R2为0.85(校正R2为0.83),其中,降水量对城市建成区蓝绿空间的影响最显著,降水量变化成正相关,气温则成负相关;整体上气候影响与比人为影响相当,但在某些时段间更大。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8612] ![]() |
专题 |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2.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 3.北京建筑大学建筑学院 4.中国科学院大学 5.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歆越,高晓路,柴琪,等. 中国地级城市建成区蓝绿空间时空格局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3,25(01):190-207. |
APA | 张歆越,高晓路,柴琪,&宋敦江.(2023).中国地级城市建成区蓝绿空间时空格局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分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5(01),190-207. |
MLA | 张歆越,et al."中国地级城市建成区蓝绿空间时空格局及其气候影响因素分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5.01(2023):190-20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