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矿物对Li+的吸附实验研究——对黏土型锂矿成矿启示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越; 马万平; 杨洋; 崔燚; 徐林; 罗重光; 温汉捷 |
刊名 | 矿物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2 |
卷号 | 42期号:2页码:141-153 |
关键词 | 锂矿 黏土矿物 吸附机制 模拟实验 |
DOI | 10.16461/j.cnki.1000-4734.2021.41.118 |
英文摘要 | 国内发现了新型的碳酸盐黏土型锂资源,其中黏土矿物为锂的主要富集载体。为了明确表生环境下锂在黏土矿物中的吸附机理及其富集条件,本次研究采用矿床中常见的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3种黏土矿物进行吸附实验,探讨了时间、Li+初始浓度、固液比、p H和离子强度对锂在黏土矿物富集的影响,这与碳酸盐黏土型锂矿床的成矿过程存在一定联系。研究发现,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和D-R等温吸附模型可用于描述和预测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对Li+的吸附过程。Li+在不同黏土矿物的吸附机制不同:高岭石表面络合作用为主,存在离子交换和物理吸附;伊利石存在物理吸附和离子交换;蒙脱石以离子交换为主,存在外层络合作用。不同因素对Li+吸附过程的影响能力排序:矿物类型>Li+初始浓度>离子强度>固液比>p H。黏土矿物对Li+的吸附能力顺序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在物源充足条件下,暗示Li+的富集载体很可能为蒙脱石。下伏碳酸盐岩为富锂黏土岩的主要物源,其风化过程为锂的富集提供良好环境。低固液比、低矿化度、高Li+浓度和偏碱性的水介质环境是Li+在黏土矿物上富集的理想场所,容易形成高品位的黏土型锂矿床。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7150089 |
源URL | [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3323] ![]() |
专题 | 地球化学研究所_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越,马万平,杨洋,等. 黏土矿物对Li+的吸附实验研究——对黏土型锂矿成矿启示[J]. 矿物学报,2022,42(2):141-153. |
APA | 赵越.,马万平.,杨洋.,崔燚.,徐林.,...&温汉捷.(2022).黏土矿物对Li+的吸附实验研究——对黏土型锂矿成矿启示.矿物学报,42(2),141-153. |
MLA | 赵越,et al."黏土矿物对Li+的吸附实验研究——对黏土型锂矿成矿启示".矿物学报 42.2(2022):141-15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球化学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