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地下物质变化区质心参数解算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董冬辉![]() |
答辩日期 | 2022-07-01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程向明 |
关键词 | 天体测量学 铅垂线偏转 地下质量变化 差分进化算法 重力场反演 |
学位专业 |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
其他题名 | Research on the calculation method for particle parameters of dual mass disturbance zones underground |
英文摘要 | 摘 要地下的质量变化会改变附近的重力场,这使重力场测量成为研究地下质量变化的手段。地表某点处的重力场变化有两种表现:一种是重力的大小改变,通常可由重力仪测得;另一种则是重力的方向改变,体现为铅垂线的偏转,可由天体测量仪器测得。基于重力的大小改变来反演地下质量变化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而关于利用重力方向变化或铅垂线偏转进行地下质量变化反演的研究较少,相关模型与方法都有待发展。若某地存在单一质量变化区,利用质心等效整个质量变化区域,可建立质心参数与测点处铅垂线偏转角之间的关系,通过两个测站的观测结果可求得区域质心的经、纬度、深度和质量。但地下存在不止一处重力变化区域时,已有方法不再适用,需要开展多地下质量变化区参数的解算方法研究。本文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为基础,考虑存在两处地下质量变化的情况,推导了双地下质量变化区质心的经、纬度、深度和质量与测点处铅垂线在经度和纬度方向变化量的关系。由于暂无实际观测数据,于经、纬度跨度约10度的研究范围内设置了7个虚拟测站,并对3480组质心组合算例进行了仿真实验。基于受初值影响小的差分进化算法,设计解算流程并编写Python程序解算双地下质量变化区质心的位置及质量参数。论文结果表明,在论文实验条件下,对研究区内双地下质量变化区质心参数在无观测误差时的解算效果较好,现有方法对观测误差较敏感,而多测站联合解算有利于抑制观测误差的影响。论文工作为利用铅垂线变化数据反演地下质量变化的进一步深入做了探索,有助于该方向后续研究的发展。 |
学科主题 | 天文学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0 |
源URL | [http://ir.ynao.ac.cn/handle/114a53/25777] ![]() |
专题 | 云南天文台_射电天文研究组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董冬辉. 双地下物质变化区质心参数解算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云南天文台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