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闸坝上游河道沉积物铵态氮的吸附-解吸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杨丽虎; 李政; 宋献方
刊名环境科学与技术
出版日期2022-11-15
卷号45期号:11页码:90-97
关键词沉积物 铵态氮 吸附-解吸 闸坝 沙颍河
英文摘要为评估闸控污染河道沉积物对铵态氮的吸附-解吸特性,选取沙颍河周口(ZK)和沈丘(SQ)闸坝上游河床断面,进行0~20 cm不同深度沉积物的铵态氮吸附-解吸批试验,采用动力学模型和等温热力学模型研究沉积物的吸附-解吸特征,并计算了吸附-解吸临界浓度,分析了沉积物环境因素对铵态氮最大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两断面沉积物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均可用准一阶方程拟合。(2)除ZK 0~5 cm沉积物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模拟解吸过程较差外,其他深度沉积物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模拟NH4+-N的吸附-解吸过程。垂向深度上,ZK在10~15 cm吸附性能最强,在5~10 cm的解吸性能最强,而SQ在0~5 cm的吸附和解吸性能都最强。总体上,ZK断面的吸附能力要优于SQ,但解吸能力弱于SQ。(3)两断面沉积物吸附-解吸临界浓度大于其上覆水NH4+-N浓度,表明沉积物中铵态氮具有向上覆水中释放的风险。最大吸附容量与黏粒体积分数、pH、有机质含量均呈正相关,与TN浓度呈负相关。粒径是影响两断面沉积物吸附铵态氮的主要因素。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9546]  
专题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3.雄安创新研究院
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丽虎,李政,宋献方. 闸坝上游河道沉积物铵态氮的吸附-解吸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2,45(11):90-97.
APA 杨丽虎,李政,&宋献方.(2022).闸坝上游河道沉积物铵态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环境科学与技术,45(11),90-97.
MLA 杨丽虎,et al."闸坝上游河道沉积物铵态氮的吸附-解吸特征".环境科学与技术 45.11(2022):90-9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