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北京市城市公园土壤铅累积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安江梅朵; 张瑞卿; 郭广慧; 王云涛
刊名环境科学
出版日期2023
卷号N/A页码:16
关键词铅(Pb) 北京市 公园土壤 同位素 蒙特卡洛 健康风险评估
英文摘要城市公园在城市发展中具有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服务等多重功能,城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城市公园土壤重金属累积从而威胁人体健康。采集北京市32个典型公园140个土壤样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分析了公园土壤Pb的累积特征,通过稳定同位素定量解析了土壤Pb的潜在污染来源,并使用基于蒙特卡洛的概率风险评价方法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公园土壤ω(Pb)几何均值为38.63 mg·kg~(-1),是北京市土壤背景值的1.48倍,但尚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规定的筛选值;城市公园土壤Pb累积随着公园距中心城区的距离和建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2环内、2~4环和4~6环公园土壤Pb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16、0.10和0.09,均未达到污染水平;地累积指数分别是0.80、0.07和-0.31,除2环内和2~4环土壤Pb达到无-中度污染水平,4~6环土壤均未达到污染水平;同位素定量源解析表明公园土壤Pb污染主要来源于煤燃烧(45.4%)、道路灰尘(19.6%)和油漆(13.9%);公园土壤Pb对0~1、1~3、3~6、6~18、18~44、44~59、59~79和>80岁人群的危害指数(HI)的95%分位数分别为1.11E-01、8.57E-02、6.39E-02、1.64E-02、1.36E-02、1.26E-02、1.64E-02和1.78E-02,均无潜在的非致癌风险(HI<1);0~18岁年龄段人群非致癌风险中敏感性最强的是暴露持续时间,18~80岁年龄段人群非致癌风险中敏感性最强的是土壤Pb浓度,体重的增加往往会使得非致癌风险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公园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提供理论依据。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9556]  
专题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3.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安江梅朵,张瑞卿,郭广慧,等. 北京市城市公园土壤铅累积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J]. 环境科学,2023,N/A:16.
APA 安江梅朵,张瑞卿,郭广慧,&王云涛.(2023).北京市城市公园土壤铅累积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环境科学,N/A,16.
MLA 安江梅朵,et al."北京市城市公园土壤铅累积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环境科学 N/A(2023):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