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泥炭地碳源汇功能与“双碳”目标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卉; 郭正堂; 赵艳
刊名第四纪研究
出版日期2023
卷号N/A页码:12
关键词泥炭地 碳循环 全球变化 碳中和
英文摘要自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CO_2浓度快速升高导致了全球变暖,并引发了一系列气候和环境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倡导的目标;而理解自然系统的碳源汇功能,对实现这一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泥炭地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湿地类型,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也使泥炭地碳循环研究成为前沿领域。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泥炭地碳循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泥炭地的碳源汇特征(包括CO_2净交换、CH_4排放、溶解有机碳迁移、碳累积)、变化及驱动机制,并对其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泥炭地碳循环对全球碳源汇估算具有重要的影响,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对泥炭地分布和碳库的研究,强化泥炭地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碳循环-相关过程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以及研究薄弱地区等的针对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可持续管理和恢复退化泥炭地,如人为水文调节,以保持甚至增加其碳汇潜力和储存碳的稳定性,可发挥泥炭地在“双碳”时代的最大碳汇潜力,也将是减缓气候变暖经济而高效的途径之一。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9584]  
专题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院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卉,郭正堂,赵艳. 泥炭地碳源汇功能与“双碳”目标[J]. 第四纪研究,2023,N/A:12.
APA 张卉,郭正堂,&赵艳.(2023).泥炭地碳源汇功能与“双碳”目标.第四纪研究,N/A,12.
MLA 张卉,et al."泥炭地碳源汇功能与“双碳”目标".第四纪研究 N/A(2023):1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