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生态恢复状况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陈美祺; 邵全琴; 宁佳; 刘国波; 刘树超; 牛丽楠; 张雄一; 黄海波
刊名草地学报
出版日期2023
卷号N/A页码:21
关键词青藏高原 生态系统 恢复程度 恢复潜力
英文摘要为保护和修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我国在青藏高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与生态工程。全面掌握生态系统恢复状况对科学制定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策略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防风固沙5个指标,利用地面和遥感数据并结合生态系统服务和权衡的综合评估(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InVEST)模型、修正的通用水土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和修正风蚀方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 RWEQ)等方法,评估2000—2019 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恢复程度与恢复潜力。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功能逐步提升,但部分地区仍有退化趋势。其中,生态系统基本稳定的面积最大,占比为42.03%;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度恢复潜力指数为29.57%。其中,植被覆盖度恢复潜力指数较大的地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中西部。政府未来应因地制宜,对水热环境较好且恢复潜力大的地区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对生态恢复潜力大但恢复难度较高的地区采取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生态工程效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89589]  
专题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青海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美祺,邵全琴,宁佳,等. 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生态恢复状况分析[J]. 草地学报,2023,N/A:21.
APA 陈美祺.,邵全琴.,宁佳.,刘国波.,刘树超.,...&黄海波.(2023).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生态恢复状况分析.草地学报,N/A,21.
MLA 陈美祺,et al."青藏高原不同生态地理区生态恢复状况分析".草地学报 N/A(2023):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