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大渡河干暖河谷典型植被土壤质量评价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文武1,2; 朱万泽2![]() ![]() |
刊名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 |
出版日期 | 2021-12-15 |
卷号 | 19期号:06页码:54-59 |
关键词 | 土壤质量评价 土壤理化指标 最小数据集 典型植被 大渡河干暖河谷 |
ISSN号 | 2096-2673 |
DOI | 10.16843/j.sswc.2021.06.007 |
英文摘要 | 土壤质量是植被恢复重建的关键。大渡河干暖河谷区植被退化严重,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对于制定适合该区域的植被恢复重建措施尤为重要。本文采用最小数据集法,评价大渡河干暖河谷区灌丛、草本、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5种典型植被的土壤质量。基于16个土壤理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构建由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7个指标组成的最小数据集(MDS);根据主成分因子载荷计算MDS指标权重,以毛管孔隙度(18.53%)、全磷(17.36%)、有机质(15.88%)3个指标权重为较大。基于MDS的土壤质量指数依次为:灌丛(0.558)>草地(0.482)>阔叶林(0.392)>针阔混交林(0.387)>针叶林(0.357),土壤肥力评分法进一步验证该评价结果。土壤质量指数分级表明,灌丛和草地以土壤质量等级较高的Ⅲ、Ⅳ级样地为主,而其余3个植被类型以等级较低的Ⅰ、Ⅱ级样地为主。大渡河干暖河谷灌丛具有较好的土壤改良效果,是今后大渡河干暖河谷区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方向;草地土壤质量亦较好,具有较大的植被恢复潜力。 |
语种 | 中文 |
CSCD记录号 | CSCD:7126408 |
源URL | [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7167] ![]() |
专题 |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 综合测试与模拟中心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文武,朱万泽,李霞,等.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大渡河干暖河谷典型植被土壤质量评价[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2021,19(06):54-59. |
APA | 王文武,朱万泽,李霞,&舒树淼.(2021).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大渡河干暖河谷典型植被土壤质量评价.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19(06),54-59. |
MLA | 王文武,et al."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大渡河干暖河谷典型植被土壤质量评价".中国水土保持科学(中英文) 19.06(2021):54-5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