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藜科C_4植物同化器官解剖结构及δ~(13)C值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闻志彬; 张明理 |
刊名 | 中国沙漠
![]() |
出版日期 | 2014 |
卷号 | 34期号:04页码:1015-1022 |
关键词 | 叶 同化枝 解剖结构 C4植物 藜科 δ13 C值 新疆 |
ISSN号 | 1000-694X |
英文摘要 | 观测了藜科滨藜族(Atripliceae)、樟味藜族(Camphorosmeae)、碱蓬族(Suaedeae)和猪毛菜族(Salsoleae)30种C4植物的同化器官的解剖结构和δ13 C值,共见到12种解剖结构类型。滨藜族包含2种类型,Atriplicoid-Ⅰ型和Atriplicoid-Ⅱ型,它们的差异仅在于结构中是否含有皮下组织。樟味藜族包括3种解剖结构类型,即含有皮下组织的Kochioid-Ⅰ型、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形成近似于环形的Kochioid-Ⅱ型和不含有皮下组织的Kochioid-Ⅲ型。碱蓬族包含3种类型,Kranz-Suaedoid-Ⅰ型和Kranz-Suaedoid-Ⅱ型结构中具有皮下组织,但是Kranz-Suaedoid-Ⅱ型结构中只具有一层叶肉细胞,这种结构存在于异子蓬属的异子蓬(Borszczowia aralocaspica),而Kranz-Suaedoid-Ⅲ型结构中不具有皮下组织。猪毛菜族植物叶片/同化枝的解剖结构类型有4种,它们的差异在于结构中是否含有皮下组织、次要的较小的维管束的位置以及环形的维管束鞘细胞是否被打断。30种植物的δ13 C值范围-11.1‰~-14.5‰,显示为C4植物,与其同化器官解剖结构相对应。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XBBS201209)资助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6835] ![]() |
专题 | 植物研究所_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_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究中心_学位论文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闻志彬,张明理. 30种藜科C_4植物同化器官解剖结构及δ~(13)C值[J]. 中国沙漠,2014,34(04):1015-1022. |
APA | 闻志彬,&张明理.(2014).30种藜科C_4植物同化器官解剖结构及δ~(13)C值.中国沙漠,34(04),1015-1022. |
MLA | 闻志彬,et al."30种藜科C_4植物同化器官解剖结构及δ~(13)C值".中国沙漠 34.04(2014):1015-102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