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关系及其经济谱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于鸿莹; 陈莹婷; 许振柱![]() |
刊名 | 植物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14 |
卷号 | 38期号:10页码:1029-1040 |
关键词 | 荒漠草原 叶片经济谱 叶片功能性状 内蒙古 植物功能型 |
ISSN号 | 1005-264X |
英文摘要 |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导致草原荒漠化加剧,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对荒漠草原植物与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愈加迫切,分析比较荒漠草原不同功能型物种叶片经济谱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测定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不同功能型植物叶片的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比叶面积和叶片氮素含量,验证了荒漠草原植物叶片经济谱的存在,明确了各功能型植物叶片性状间的关系及其在叶片经济谱中的位置。荒漠草原不同功能型植物叶片性状差异明显,草本植物的比叶面积(SLA)、单位质量叶氮含量(Nmass)分别是灌木的2.39倍和1.20倍;一年生植物单位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Aarea)、SLA、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分别是多年生植物的1.93倍、2.13倍和4.24倍;C4植物的Aarea、SLA、PNUE分别是C3植物的2.25倍、1.73倍和3.61倍。除Aarea与单位面积叶氮含量(Narea)、PSII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与SLA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外,叶片性状间存在广泛的相关关系,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这验证了叶片经济谱在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中也同样存在。进一步分析表明,一年生植物、草本植物、C4植物叶片在叶片经济谱中位于靠近薄叶、光合能力强、寿命短的一端;而多年生植物、灌木、C3植物叶片靠近厚叶、光合能力弱、寿命长的一端。这说明荒漠草原中不同功能型植物可通过权衡其经济性状间的关系而采取不同的适应策略,对于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语种 | 中文 |
资助机构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95130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456)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LVEC2011zyts09) |
源URL | [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6983] ![]() |
专题 |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于鸿莹,陈莹婷,许振柱,等.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关系及其经济谱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2014,38(10):1029-1040. |
APA | 于鸿莹,陈莹婷,许振柱,&周广胜.(2014).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关系及其经济谱分析.植物生态学报,38(10),1029-1040. |
MLA | 于鸿莹,et al."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关系及其经济谱分析".植物生态学报 38.10(2014):1029-104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植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