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灾害风险诊断与风险管理:以日本2000年东海暴雨洪水灾害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张超 |
答辩日期 | 2003-06 |
文献子类 | 学术型学位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导师 | 励惠国 ; 万庆 |
关键词 | 洪水灾害 灾害风险 风险管理 日本 东海水害 |
学位名称 | 博士 |
学位专业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英文摘要 | 洪水灾害风险研究对于减轻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日本新川流域为研究区,将洪水灾害风险研究中的两大热点即地理信息系统与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结合进行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以及洪水灾害综合风险理论作为研究重点,主要的内容包括: (1)对包括中、日、美等国在内的世界范围的洪水灾害现状、未来形势及水灾加剧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各国洪水灾害对策的演变进行了回顾,阐明了洪水灾害风险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2)对地理信息系统在水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做了系统的总结,涉及地理信息系统在洪水灾害风险区划、水灾监测中的应用。对洪水灾害风险分析中涉及的水文水动力学模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论述了GIS与水文水动力学模型之间的关系与结合方式。 (3)洪水灾害中的人间行动是洪水灾害风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GIS 的空间分析功能与水文水动力学模型的模拟功能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抢险、避险模型,这将有助于洪水灾害紧急情况下进行风险评估及风险决策。 (4)建立了一套基于格网数据以地理信息系统与水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利用二维洪水演进水动力学模型对新川破堤后的洪水泛滥进行模拟,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计算结果实现了在广域范围的场景模拟,同时给出了局部场景模拟的方法及实例。对各种一般资产淹没损失进行了评估。给出了新川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技术方案。 (5)通过对2000年的东海暴雨洪水实际过程的思考,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系统诊断模式、发展诊断模式以及认识诊断模式,初步勾勒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的全貌,揭示了自然灾害风险的主观特性,最后将这一概念应用到洪水灾害风险的分析中。 (6)提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的四大原则,即在洪水灾害风险管理中应该坚持共享原则、参与原则、“免疫”原则以及谨慎原则。 (7)对水灾风险管理中若干热点问题如城市化流域综合治水对策、防灾教育、防灾训练演习、防灾情报共有化、象形图在减灾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标准进行了探讨。 |
语种 | 中文 |
公开日期 | 2010-12-16 |
页码 | 163 |
源URL | [http://192.168.22.105/handle/311030/218]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超. 洪水灾害风险诊断与风险管理:以日本2000年东海暴雨洪水灾害为例[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