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典型多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在紫外-氯处理中的转化特征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馨怡
答辩日期2021-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魏东斌
关键词紫外-氯联合处理,多溴联苯醚,二苯并呋喃,二苯并二噁英,自由基 combined Uv-chlorine Treatment,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Dibenzofuran, Dibenzodioxin, Free Radicals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其他题名The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and their derivatives during UV-chlorine treatment
英文摘要

      消毒是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环节,紫外-氯联合处理是一种新型消毒技术,其 研发初衷是提高杀菌效率、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但在实际处理体系中,消毒 剂氯可发生光解生成自由基参与水体中污染物的转化,导致副产物的生成情况更 为复杂。多溴联苯醚(PBDEs)是一类广泛应用的添加型阻燃剂,在其生产、运 输、使用、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释放进入环境,天然水体中 PBDEs 的平均浓度约 为数十 ng L -1。PBDEs 有 209 种同类物,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相似。本文选取典 型的 2-溴联苯醚(BDE-1)、2-羟基联苯醚(2-OH-DE)和环境中最常见的 2,2',4,4'- 四溴联苯醚(BDE-47)为底物,详细研究其在紫外-氯联合处理中的转化特征和 二苯并呋喃/二噁英类高毒性产物的生成机制,主要取得如下成果:

      (1)发现了紫外-氯联合处理体系中存在自由基反应,促进了底物的转化。 BDE-1、2-OH-DE 和 BDE-47 在紫外-氯联合处理中的转化速率(0.112、0.441、 0.124 min -1)高于单独紫外(0.0156、0.00531、0.0417 min -1)、氯化处理(0.00477、 0.292、0.0145 min -1);底物的分子结构,如取代基的位置、类型影响苯环的反 应活性,光强度、氯剂量和 pH 值主要影响体系中自由基的浓度,进而影响底物 在紫外-氯联合处理中的转化特征。

      (2)发现了紫外-氯联合处理体系中二苯并呋喃/二噁英类产物的生成存在 协同效应。相比于紫外、氯化处理,紫外-氯联合处理中二苯并呋喃/二噁英类产 物的种类更丰富、产率更高、生成速率更快。就产率而言,在紫外-氯联合处理 中 BDE-1、BDE-47 转化生成二苯并呋喃类产物的总产率分别是紫外处理的 1.46、 1.50 倍,2-OH-DE 转化生成二苯并二噁英类产物的总产率为 0.0146%,而紫外、 氯化处理中均未检出二噁英类产物。就生成速率而言,BDE-1 在紫外-氯联合处 理中二苯并呋喃的生成速率是紫外处理的 1.53 倍,BDE-47 在反应初始的 15 min 内三溴二苯并呋喃的浓度是紫外处理的 2.53 倍,2-OH-DE 在紫外-氯联合处理中 1-氯二苯并对二噁英的生成速率常数为 0.0471 min -1。

      (3)提出了紫外-氯联合处理体系中底物的转化路径,自由基参与了二苯并 呋喃/二噁英类产物的生成。底物 BDE-1 生成二苯并呋喃类产物的路径包括三条,  其一,C-Br 键均裂生成邻位碳自由基与另一苯环的邻位碳自由基反应;其二, 邻位碳自由基与氢供体(H2O)反应;其三,邻位碳自由基和 Cl•或 HO•反应, 其中路径三是促进二苯并呋喃类产物生成的主要原因。底物 2-OH-DE 生成二苯 并二噁英类产物的机理主要涉及两步反应,Cl•进攻 2-OH-DE 将其转化为多氯代 苯氧基苯酚类前体物(其中一个氯原子取代于联苯醚的 2'位),进而经分子内消 除 HCl 后生成二苯并二噁英类产物。

      (4)发现了紫外-氯联合处理中底物的分子结构、操作参数、体系中的共存 组分等因素均会影响二苯并呋喃/二噁英类产物的生成。联苯醚的 2-位被溴原子 或羟基取代有利于二苯并呋喃或二噁英类产物的生成。紫外波段、较高的光强度 和氯剂量有利于其生成。低浓度的卤离子不影响其生成,高浓度的卤离子和腐殖 酸、HCO3 -、NO3 -、NH4+等组分会抑制其生成。

       本研究揭示了典型 PBDEs 及其衍生物在紫外-氯联合处理中的转化特征,阐 明了高毒性二苯并呋喃/二噁英类产物生成过程中自由基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及影 响因素。该研究不仅为全面理解 PBDEs 及其衍生物在紫外-氯联合处理中的转化 特征、科学评价其潜在风险提供参考,也为水消毒处理的技术选择和参数优化提 供科学指导。

页码224
源URL[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715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馨怡. 典型多溴联苯醚及其衍生物在紫外-氯处理中的转化特征[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