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镍改性电极直接电化学氧化氨氮过程与反应器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刘子晨 |
答辩日期 | 2021-06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刘会娟 |
关键词 | 磷化镍,电催化,氨氮氧化,穿透式反应器,无隔膜反应器 nickel Phosphide, Electro-catalysis, Ammonia Oxidation, Flow-through Reactor, Membrane-free Reactor |
学位名称 | 工学博士 |
学位专业 | 环境工程 |
其他题名 | Process Research and Reactor Design on Nickel Phosphide Modified Electrodes for Direct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of Ammonia |
英文摘要 | 探索高效、经济节能的技术氧化水中氨氮污染物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课题。 电化学直接氧化氨氮是常用的处理技术,研制新型高效催化电极和优化反应器设 计是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 本论文通过配位调控和形貌调控构建了廉价过渡金属磷化镍(Ni2P)改性电 极,实现“高价镍活性物种”低压诱导生成并应用于直接电催化氧化处理中等氨 氮浓度的废水。同时,结合流场动力学模拟设计了穿透电极反应器,提高了活性 镍物种与氨的有效接触。研制出无膜电解装置分离 Ni2P 阴极产氢与 Ni2P 阳极氨 氮氧化过程。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 (1)以环保绿色的有机络合物肌醇六磷酸(PA)作为磷源,通过溶胶-凝胶 法合成了具有类贵金属导电性的过渡金属磷化物材料 Ni2P。通过调控金属源(Ni) 与非金属源(P)的结合方式实现了 Ni2P 在碳基上的高度分散以及约 10 nm 的颗 粒尺寸。PA 螯合限域策略制备的高暴露活性点位能够在低电压下促进高价镍活 性物种的生成。以电催化氧化水分子为例,在施加 1.6 V 低电压下,Ni2P 电极可 达到 10 mA cm-2的电流密度。同时,使用 Fe 掺杂 Ni2P 制备了高分散小尺寸 NiFeP 改性电极,在施加 1.73 V 电压(过电位 500 mV)下 NiFeP 电极能够达到 200 mA cm-2 的电流密度。 (2)针对活性氯自由基寿命短,间接氧化氨氮所需能耗高的问题,提出“高 价镍氧化态”介导的直接电化学氨氮氧化原理。以具有开放大孔结构的泡沫镍 (NF)作为基底,采用水热和磷化的方式生长多孔 Ni2P 纳米片阵列。该无粘结 剂的电极结构能够保证活性点位的充分暴露。电化学实验表明,分级多孔电极 (Ni2P-s/NF)具有 5 倍于平板电极(Ni2P-f/NF)的活性点位数量(15.14 mF cm 2 vs. 2.66 mF cm-2 ),在两电极体系下施加 1.40 V 电压可达到 10 mA cm-2 的氨氧 化电流密度,该电压下可有效避免析氧副反应。同时,利用原位拉曼光谱分析深 化了 Ni(III)物种直接电催化氨氧化的作用,并阐明低压诱导高价态 Ni(III) 形成的内在机制和氨氮的转化途径。 (3)为强化电化学直接氨氮氧化过程,研制了穿透式连续流电催化氨氧化 反应器。将多片具有微纳反应空间的 Ni2P-s/NF 电极片“零间距”组装,流场动 力学模拟(CFD)揭示了水流穿透流经微通道时因浓度梯度引发的强化扩散传质。 在电催化处理较高浓度氨氮(1400 mg/L NH3-N)时,1.8 V 电压下能耗仅为 25.42 kWh kg-1 N,低于活性氯间接氧化氨氮所需能耗一个数量级。在 20 天连续流运 行中,反应器耐受不同 pH(pH=11-13)、不同电压(1.6 V-2.0 V)、不同氨氮浓度 (700 mg/L-2800 mg/L)的变化和共存离子(Cl- 、CO3 2- 、NO3 - )的影响,运行稳 定。 (4)为进一步解决阴极产氢无法高效回收的问题,设计出无隔膜氢气纯化 反应器。阴极和阳极均采用 Ni2P 电极,中间调节器采用具有充放电能力的 Mn 掺 杂 Ni2P 电极(Ni-Mn-P 中间调节器)。低电负性 Mn 元素掺入提高了 Ni 原子周 围电子云密度,提升了储能能力;形貌调控产生的花瓣状纳米片森林结构提高了 比表面积并促进活性位暴露。Ni-Mn-P 中间调节器具有 12.25 F cm-1的面积比电 容,1 cm2 中间调节器在充电时可维持 600 s 产氢时间。中间调节器充满电后放电 过程可与阳极水氧化或氨氮氧化过程结合,分离阴极产氢和阳极氧化过程并高效 回收 H2。 |
页码 | 146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7034]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刘子晨. 磷化镍改性电极直接电化学氧化氨氮过程与反应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