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含铁粘土矿物对砷固定/释放和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赵子旺
答辩日期2021-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栾富波
关键词砷,含铁粘土矿物,结构态铁,迁移转化,生物还原 arsenic, Iron-bearing Clay Mineral, Structural F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ioreduction
学位名称工学博士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其他题名Mechanism of arsenic immobilization/releas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iron-bearing clay mineral
英文摘要

      砷是一种典型的有毒环境污染物,高砷土壤、沉积物及地下水的形成机制一 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铁元素在砷的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 铁氧化物是铁的重要存在形式,是高砷环境中砷的重要载体,且微生物介导下铁 氧化物还原性溶解是砷释放的重要原因。然而,环境中铁元素除了以铁氧化物形 式存在外,还以含铁粘土矿物的形式存在。含铁粘土矿物对砷具有较强的吸附能 力,也是砷的重要载体,但含铁粘土矿物中结构态铁还原后不会发生溶解。因此, 含铁粘土矿物在砷的释放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一直被忽视。

      为了阐明含铁粘土矿物在砷固定/释放和转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本论 文研究了:1)含铁粘土矿物结构态铁与砷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2)含铁粘土矿 物对砷的吸附性能及其吸附机制;3)不同类型还原微生物介导下含铁粘土矿物 对砷释放和转化的影响;4)氧化还原环境交替变化时含铁粘土矿物中结构态铁 的氧化过程对砷固定和转化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氧化态含铁粘土矿物中结构态 Fe(III)与 As(III)以及还原态含铁粘土矿物 中结构态 Fe(II)与 As(V)均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然而,含铁粘土矿物中结构态 Fe(III)被微生物部分还原后,却引起了 As(III)的厌氧氧化。含铁粘土矿物结构态 Fe(III)在生物还原过程中能够生成 Fe(II)-O-Fe(III)基团,而 Fe(II)-O-Fe(III)基团中 Fe(III)具有较强的氧化活性,从而造成 As(III)的厌氧氧化。

       2)发现含铁粘土矿物对 As(III)和 As(V)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且对 As(V) 的吸附能力大于 As(III)。含铁粘土矿物基面四面体上吸附了大量阳离子,吸附的 阳离子能进一步吸附带负电的阴离子 As(V)。因此,As(V)主要通过阳离子桥接 的方式吸附在含铁粘土矿物基面四面体上。含铁粘土矿物边面八面体上相连的羟 基为砷提供了重要吸附位点,中性溶液中不带电荷的 As(III)则主要通过羟基配位 体交换的方式吸附在含铁粘土矿物边面八面体上。

        3)发现铁还原菌、砷还原菌和铁-砷还原菌分别通过铁还原途径、砷还原途 径以及铁-砷同步还原途径均能引起含铁粘土矿物表面吸附态 As(V)的释放,其 中铁-砷同步还原途径引起的吸附态 As(V)释放量最大(95.4%)。铁还原途径中, 微生物还原含铁粘土矿物四面体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多余负电荷,通过静电斥力作 用导致吸附态 As(V)的释放。砷还原途径主要通过还原溶液中 As(V)导致吸附态 As(V)的释放,且释放后的 As(V)被进一步还原为 As(III)。铁-砷同步还原途径主 要通过四面体铁的还原和溶液中 As(V)的还原,共同导致吸附态 As(V)的大量释 放。铁还原途径和铁-砷同步还原途径也能引起含铁粘土矿物表面吸附态 As(III) 的释放。As(III)主要吸附在八面体铁上,为中和八面体铁还原过程产生的多余负 电荷,吸附态 As(III)通过脱羟基的途径被释放。

       4)还原态含铁粘土矿物结构态 Fe(II)再氧化过程能够引起 As(III)的吸附和 氧化,使得含铁粘土矿物对 As(III)的吸附能力增强。结构态八面体 Fe(II)氧化过 程能够引起含铁粘土矿物发生再羟基化反应,使得含铁粘土矿物结构中产生新的 表面羟基,引起了 As(III)的吸附。此外,结构态 Fe(II)的氧化过程能够产生羟基 自由基,能进一步将 As(III)氧化成 As(V),增强了含铁粘土矿物对 As(III)的吸附 能力。含铁粘土矿物结构态 Fe(II)再氧化过程同样增强了对 As(V)的吸附效果, 但对 As(V)价态改变无影响。

       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含铁粘土矿物在砷的固定、释放和转化过程中起到了 重要作用。不同于铁氧化物,含铁粘土矿物中结构态铁的氧化还原循环过程不会 造成含铁粘土矿物溶解,可持续存在于环境中,因此,能够对地下环境中砷的迁 移转化过程产生持久影响。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土壤、沉积物及地下水环境,特 别是富含含铁粘土矿物环境中砷的迁移转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丰富了砷的地 球化学循环过程。

页码137
源URL[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716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子旺. 含铁粘土矿物对砷固定/释放和转化过程的影响机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