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类化合物大鼠急性毒性QSAR模型构建与毒性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郑子廷; 闫赛红![]() ![]() |
刊名 | 生态毒理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2-03-02 |
卷号 | 17期号:1页码:150-159 |
关键词 | 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阻燃剂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急性毒性 |
ISSN号 | 1673-5897 |
英文摘要 | 有机磷化合物(OPs)广泛分布在各种环境介质中,并对各类生物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本研究采用基于逐步算法(SW)和遗传算法(GA)的多元线性回归(MLR)方法,收集并筛选出53种OPs的数据集并建立其关于大鼠急性口服毒性(LD50)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模型。构建的SW-MLR模型的参数决定系数(R~2)、留一法交叉验证系数(Q_(LOO)~2)、外部检验系数(Q_(F1)~2和Q_(F2)~2)分别为0.897、0.817、0.515和0.505,GA-MLR模型的参数分别为0.827、0.752、0.831和0.828。2个模型的统计参数表征了良好的预测能力。使用外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评估时,发现GA-MLR模型比SW-MLR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此外,基于建立的模型预测了其他9种OPs的急性毒性,并辅以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了其潜在的神经毒性。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其中8种OPs可以与人类丁酰胆碱酯酶结合。模型机理解释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OPs取代基的高烷基化程度和支链长度的增加能够降低毒性。因此,建立的模型可以从OPs的分子结构上探索与毒性相关的信息,并为监管和筛选新的OPs提供基础数据。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8159]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郑子廷,闫赛红,查金苗. 有机磷类化合物大鼠急性毒性QSAR模型构建与毒性机制研究[J]. 生态毒理学报,2022,17(1):150-159. |
APA | 郑子廷,闫赛红,&查金苗.(2022).有机磷类化合物大鼠急性毒性QSAR模型构建与毒性机制研究.生态毒理学报,17(1),150-159. |
MLA | 郑子廷,et al."有机磷类化合物大鼠急性毒性QSAR模型构建与毒性机制研究".生态毒理学报 17.1(2022):150-159.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