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4~2020年PM_(2.5)和O_3时空分布与健康效应评估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陈菁; 彭金龙; 徐彦森![]() |
刊名 | 环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21-03-24 |
卷号 | 42期号:09页码:4071-4082 |
关键词 | 北京 细颗粒物(PM_(2.5)) 臭氧(O_3) 大气污染防治 健康风险 |
英文摘要 | 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是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北京市自2013年以来大力开展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现已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分析2014~2020年北京市34个大气环境监测站的PM_(2.5)和O_3浓度变化特征并评估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效应,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2014年北京市PM_(2.5)年均值和4~9月平均O_3日最大小时(O_(3_max))值分别为92.0μg·m~(-3)和81.9 nmol·mol~(-1).2014~2020年PM_(2.5)平均每年降低7.5μg·m~(-3),但是O_(3_max)持续偏高.在季节尺度,冬季的12月和1月PM_(2.5)浓度最高,夏季的8月浓度最低.相反地,O_(3_max)在每年6月浓度最高.PM_(2.5)浓度日变化规律为,夜间22:00至次日00:00最高,14:00~16:00最低.而O_3浓度在07:00最低,随后逐步升高并在午后达到最高.在空间分布上,PM_(2.5)在2014和2019年都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O_(3_max)在全市范围内均较高,仅在道路区域偏低.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评估结果表明,2014年北京市与PM_(2.5)相关的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人数分别为1 580人和821人,与O_3相关的呼吸道疾病超额死亡人数为2 180人.2019年与PM_(2.5)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仅为2014年的50%,而与O_3相关的超额死亡人数与2014年持平.北京市细颗粒物治理成效显著,但是O_3污染问题凸显,O_3已经成为危害北京市居民健康的首要大气污染物.未来需要加强PM_(2.5)和O_3协同治理.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287]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陈菁,彭金龙,徐彦森. 北京市2014~2020年PM_(2.5)和O_3时空分布与健康效应评估[J]. 环境科学,2021,42(09):4071-4082. |
APA | 陈菁,彭金龙,&徐彦森.(2021).北京市2014~2020年PM_(2.5)和O_3时空分布与健康效应评估.环境科学,42(09),4071-4082. |
MLA | 陈菁,et al."北京市2014~2020年PM_(2.5)和O_3时空分布与健康效应评估".环境科学 42.09(2021):4071-4082.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