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李元昭; 李少华; 张成龙; 王亚飞; 刘鹏飞; 薛朝阳; 刘成堂; 刘俊锋; 张圆圆; 牟玉静 |
刊名 | 环境化学
![]() |
出版日期 | 2021-07-12 |
卷号 | 40期号:07页码:1999-2015 |
关键词 | 醛酮类化合物 北京市 光解速率 大气氧化性 臭氧生成潜势 |
英文摘要 | 本研究采用2, 4-二硝基苯肼(DNPH)涂敷硅胶柱于2018年8月至9月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了为期32 d的大气醛酮类化合物样品采集,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采集样品中醛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大兴区大气中共检测出10种醛酮类化合物,体积分数总平均值为(5.68±4.25)×10~(-9),其中甲醛、丙酮和乙醛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31±2.44)×10~(-9),(1.31±1.23)×10~(-9)和(0.89±0.77)×10~(-9),占醛酮类化合物总体积分数的83.89%.醛酮类化合物与CO和NO_x的平均浓度日变化趋势十分相似,均呈现夜晚高白天低的日变化特征,表明燃烧源和汽车尾气可能是大兴区大气醛酮类化合物的重要来源.分别以CO和O_3作为一次和二次来源的示踪物,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来源分析,结果表明:大兴区甲醛和乙醛主要来自一次来源,分别占其总来源的82.02%和74.45%,而一次来源对丙酮贡献仅为42.04%.基于光化学辐射通量测定,计算了甲醛、乙醛和丙酮的光解速率及其对过氧自由基的贡献,发现这三种主要醛酮化合物在污染天的光解速率以及过氧自由基的产生速率相对清洁天可提高3—5倍,从而促进了NO向NO_2转化以及O_3的形成.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288]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大学 2.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4.中国科学院区域大气环境研究卓越创新中心 5.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李元昭,李少华,张成龙,等. 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J]. 环境化学,2021,40(07):1999-2015. |
APA | 李元昭.,李少华.,张成龙.,王亚飞.,刘鹏飞.,...&牟玉静.(2021).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环境化学,40(07),1999-2015. |
MLA | 李元昭,et al."北京市大兴区夏季大气中醛酮类化合物的污染水平、来源及影响".环境化学 40.07(2021):1999-2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