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许超; 孟楠; 张岩; 谢世林; 韩宝龙![]() ![]()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1-11-23 |
卷号 | 41期号:22页码:9103-9117 |
关键词 | 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管理 澳门 |
英文摘要 | 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地关系紧张。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空间与生态空间失调,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在建设美丽湾区、美丽澳门和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需求的背景下,通过划定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以控制和维持现有重要功能生态空间,保护和改善高敏感生态空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对澳门陆域生态系统调查,结合城市和自然资源特征,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敏感性、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现有生态保护区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框架,选取并评估水源涵养、雨洪调节、热岛调节、土壤保持、海岸带防护五类调节服务和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休闲游憩的空间格局,水土流失敏感性和海岸带风暴潮敏感性两种生态敏感性的分布,并综合澳门具有保育价值生物的栖息地分布和现有保护区范围进行了城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研究结果显示,澳门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6.71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9.79%,覆盖了44%的生态空间、12.4%的海岸线、所有的重要物种栖息地及三分之一的古树名木。依照此生态保护红线研究进一步提出针对各类红线地块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研究提出的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思路,可以为其他城市的重要生态空间保护、修复与管理提供参考。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302]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3.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综合治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4.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5.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许超,孟楠,张岩,等. 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21,41(22):9103-9117. |
APA | 许超.,孟楠.,张岩.,谢世林.,韩宝龙.,...&欧阳志云.(2021).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生态学报,41(22),9103-9117. |
MLA | 许超,et al."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生态学报 41.22(2021):9103-911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