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基于电路理论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涛; 巩雅博; 戈健宅; 齐增湘; 谢水波
刊名应用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21-04-20
卷号32期号:07页码:2555-2564
关键词InVEST模型 电路理论 生态安全格局 景观连通性
英文摘要生态源地与廊道识别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环节,以往研究较多关注物种迁移和扩散最优路径的选择,忽略了物种对路径选择的随机性,致使其结论未能客观地反映物种迁移和扩散过程。以衡阳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InVEST模型生境质量分析模块结合Circuitscape 4.0筛选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继而通过Linkage Mapper评估相关生态要素重要性及连通性,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划定生态修复优先区域。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源地共有85处,以林地和草地为主,少量为坑塘和滩地,主要分布在蒸湘区西南部、雁峰区西部、珠晖区东北部和中南部,总面积为11.8 km~2,其中,中心度大于100的生态源地有60处,占比70.6%。生态廊道有217条,潜在生态廊道有5条,主要由林地组成,其中,灌木林和疏林地比例最高,重要性较高的廊道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清除障碍点后,区域连通性得到明显改善,幅度最高为54.9%。根据累计电流值的提升程度,将生态修复优先区域分为3级:高级区主要涵盖4.3 km~2的障碍点区域,主要分布在蒸湘区西南部、珠晖区东北部和中南部;中级区以夹点区域和中心度小于100的生态源地为主,面积为12.9 km~2,主要分布在蒸湘区中部、珠晖区东北部和中南部;低级区包括51.8 km~2的剩余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珠晖区中南部。本研究通过耦合InVEST模型生境质量分析模块和电路理论构建了面向生物保护的生态安全格局,可为生物保护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源URL[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357]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南华大学建筑学院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湖南省健康城市营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南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涛,巩雅博,戈健宅,等. 基于电路理论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J].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07):2555-2564.
APA 李涛,巩雅博,戈健宅,齐增湘,&谢水波.(2021).基于电路理论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应用生态学报,32(07),2555-2564.
MLA 李涛,et al."基于电路理论的城市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应用生态学报 32.07(2021):2555-2564.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