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朱捷缘; 卢慧婷; 郑天晨; 章文; 唐立娜; 严岩; 詹云军; 唐明方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出版日期2021-02-15
卷号30期号:02页码:310-320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 土壤保持 治理成效 源汇景观 InVEST
英文摘要为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土保持治理成效,从而为现阶段制定水土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利用遥感数据分析了水源区39个区县2010~2015年的生态系统变化,基于InVEST模型研究了水源区的土壤保持功能及时空分布。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方式,2010~2015年水源区的自然生态空间面积、格局得到了提升优化,水土保持治理成效明显,主要表现在:(1)水源区湿地、灌丛、森林等减缓泥沙流失的"汇"景观类型的面积增幅分别为11.49%、0.29%、0.11%,同时连通性升高,破碎化降低;农田、裸地等促进泥沙流失的"源"景观类型面积减幅分别为2.24%、2.39%,同时连通性下降,破碎化增强;(2)整体上植被恢复显著,植被覆盖度均值从63.06%提高到72.33%;(3)单位面积生态系统土壤保持能力增加了2.74 t/hm~2,增幅为0.73%,总体上79.34%的区域土壤保持能力提升。值得重视的是,在人口分布较密集汉中盆地、丹江口库周、淅川中部和南部等农田平原地区,还需加强土壤保持治理,可通过在农业景观区域实施植物篱、栽植经济果林等措施,降低耕地、裸地的空间连接度,从而增强土壤保持能力。
源URL[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389]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朱捷缘,卢慧婷,郑天晨,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1,30(02):310-320.
APA 朱捷缘.,卢慧婷.,郑天晨.,章文.,唐立娜.,...&唐明方.(202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30(02),310-320.
MLA 朱捷缘,et al."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土保持治理成效".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30.02(2021):310-320.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