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新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毕丽; 杜帅; 于丹婷; 张丽梅; 贺纪正; 韩丽丽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21-01-27
卷号41期号:07页码:2728-2737
关键词土壤 宏病毒组 病毒群落组成 微小噬菌体科
英文摘要病毒作为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病毒能够影响宿主的死亡率、群落结构和进化,以及营养元素循环。但由于技术方法的限制,对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和功能特征还知之甚少。为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组特征,采集了新疆棉花地和荒漠土壤样品。通过宏病毒组学分析发现,棉花地土壤和荒漠土壤分别注释到20个和15个病毒科,单链DNA(ssDNA)病毒占优势,其中微小噬菌体科(Microviridae)占比最高。仅在棉花地土壤中检测到花椰菜花叶病毒科(Caulim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裸露病毒科(Nudiviridae)、多分DNA病毒科(Polydnaviridae)、杆状病毒科(Baculoviridae)和囊泡病毒科(Ascoviridae),其中大部分病毒属于植物病毒和昆虫病毒。本研究推测与土地利用方式相关的人为活动、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动植物的差异可能影响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通过Virsorter共注释到1824条病毒contigs,主要为微小噬菌体科。进一步利用SEED数据库对病毒功能进行注释,发现两个土壤病毒组注释到的主要功能类似;在SEED level 2水平上,均以"Phage capsid proteins"和"Phage packaging machinery"占比最高。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土壤病毒生态功能和土壤食物网提供数据支持。
源URL[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434]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毕丽,杜帅,于丹婷,等. 新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J]. 生态学报,2021,41(07):2728-2737.
APA 毕丽,杜帅,于丹婷,张丽梅,贺纪正,&韩丽丽.(2021).新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生态学报,41(07),2728-2737.
MLA 毕丽,et al."新疆两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病毒的群落组成与功能特征".生态学报 41.07(2021):2728-273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