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旱灾风险定量评估研究:评估框架与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赵佳琪; 张强; 朱秀迪; 申泽西; 余慧倩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0-12-14 |
期号 | 03页码:11 |
关键词 | 旱灾 风险评估 危险性 暴露度 脆弱性 |
英文摘要 | 全球变暖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区域及全球性灾害风险增大,中国更是几乎每年都会遭受旱灾,因此,开展旱灾风险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灾害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前的旱灾风险评估在评估方法以及评估指标选取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导致风险评估结果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这在划定我国的高旱灾风险区域时可能会造成问题。本文基于旱灾风险的定义,合理假设“历史上旱灾损失高的地区遭受高旱灾损失的概率越大”,引入历史旱灾损失资料对旱灾风险进行校正,构建了新的旱灾风险评估模型,揭示了中国旱灾风险的区域分异规律,并量化了各个影响因子的贡献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5个显著的旱灾高风险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以及西北地区西部的小部分区域。影响因子分析进一步表明,高暴露度和高脆弱性是导致地区出现高旱灾风险的主要原因。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457]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院 2.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 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赵佳琪,张强,朱秀迪,等. 中国旱灾风险定量评估研究:评估框架与影响因素[J]. 生态学报,2020(03):11. |
APA | 赵佳琪,张强,朱秀迪,申泽西,&余慧倩.(2020).中国旱灾风险定量评估研究:评估框架与影响因素.生态学报(03),11. |
MLA | 赵佳琪,et al."中国旱灾风险定量评估研究:评估框架与影响因素".生态学报 .03(2020):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