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火烧迹地不同生长状态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杨寅; 邱钰明; 王中斌; 汪海霞; 曲来叶 |
刊名 | 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1-07-23 |
期号 | 23页码:11 |
关键词 | 兴安落叶松 根际土壤真菌群落 重度火烧 磷脂脂肪酸 高通量测序 |
英文摘要 | 为探究内蒙古根河大兴安岭林区重度火烧迹地不同生长状态的兴安落叶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特征,选取火烧枯立木(BDW)、火烧存活木(BSW)、未火烧对照木(CK),通过磷脂脂肪酸方法分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生物量变化,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相较于未火烧对照木,火烧枯立木与火烧存活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磷脂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真菌群落α多样性显著降低。β多样性分析与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火烧枯立木、火烧存活木、未火烧对照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存在显著差异。(2)相较于未火烧对照木,火烧枯立木与火烧存活木根际土壤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真菌相对丰度显著下降,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子囊菌门(Ascomycota)内,火烧枯立木根际土壤中内生真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火烧存活木与未火烧对照木,而火烧存活木根际土壤中腐生-外生菌根复合型真菌相对丰度显著高于火烧枯立木与未火烧对照木。(3)根际土壤总磷、总钾含量是影响重度火烧迹地兴安落叶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优势菌门由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转变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主要环境因子,而根际土壤总碳、总氮、总磷含量则是造成火烧枯立木与火烧存活木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与功能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对真菌群落多样性的维持与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462]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北京林业大学 2.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大学 4.天津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杨寅,邱钰明,王中斌,等. 重度火烧迹地不同生长状态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研究[J]. 生态学报,2021(23):11. |
APA | 杨寅,邱钰明,王中斌,汪海霞,&曲来叶.(2021).重度火烧迹地不同生长状态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研究.生态学报(23),11. |
MLA | 杨寅,et al."重度火烧迹地不同生长状态的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研究".生态学报 .23(2021):11.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