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保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孙应龙; 李娜![]() ![]() |
刊名 | 水土保持研究
![]() |
出版日期 | 2022-10-10 |
卷号 | 29期号:6页码:290-297 |
关键词 | 黄土高原 土壤保持 植被覆盖度 植被NPP 气象条件 |
ISSN号 | 1005-3409 |
英文摘要 | 为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成效,以土壤保持量为评估指标,应用美国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评估了黄土高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以及植被、气象等因素对其影响,分析了2000年以来植被和气候变化影响下黄土高原土壤保持量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9年黄土高原土壤保持量平均值为109.5 t/hm~2,并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2.0 t/hm~2,空间分布黄土高原中部和东部土壤保持量增加较明显。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NPP呈增加趋势,年平均值为330.5 gC/m~2,且平均每年增加7.2 gC/m~2;2000年以来植被覆盖度年平均值为29.2%,且以平均每年0.52%的趋势增加。黄土高原地区2000年以来气温和降水量均显著增加,平均年降水量为469.1 mm,且呈增加趋势,平均每年增加3.1 mm,年平均气温为10.2℃,平均每年增加0.03℃。黄土高原生态恢复措施加强,加之区域“暖湿化”有利气候条件,促进了区域生态建设成效显现,成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功能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7918]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3.国家气象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孙应龙,李娜,黄斌斌,等. 200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保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6):290-297. |
APA | 孙应龙,李娜,黄斌斌,赵晓凤,延昊,&曹云.(2022).200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保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9(6),290-297. |
MLA | 孙应龙,et al."2000-2019年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保持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水土保持研究 29.6(2022):290-29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