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措施对义乌江流域水污染负荷削减的定量分析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聪; 杨凡; 黄振华; 郑效旭; 张洪刚; 王东升; 白志辉; 徐圣君; 庄绪亮![]() |
刊名 | 环境工程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1-03-26 |
卷号 | 15期号:04页码:1157-1166 |
关键词 | 五水共治 水污染负荷削减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污染源管控 面源污染 |
英文摘要 | 通过分析2014—2018年义乌江流域地表水水质变化,评估了"五水共治"措施对义乌江流域水污染负荷削减的影响,核算了义乌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点源和面源污染负荷的削减作用,对下阶段点源和面源污染负荷削减给出了建议。结果表明:义乌市"五水共治"措施干预下2014—2018年义乌江干流水质明显好转,COD、总磷的月均值均可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要求,氨氮的年均值也低于地表水Ⅲ类标准限值。与2014年相比,2018年义乌江流域的点源COD、氨氮、总磷和总氮污染负荷分别削减了1 601.0、95.1、26.3和272.5 t·a~(-1),削减率分别为33.6%、59.9%、41.5%和14.3%;面源COD、氨氮、总磷和总氮的污染负荷分别削减了1 998.5、148.0、367.1和33.7 t·a~(-1),削减率为12.23%。COD、氨氮和总磷的削减主要由点源污染控制措施贡献,总氮的削减主要由点源污染控制措施贡献。为推动义乌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建议审慎制定适宜当地情况的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要求,选择替代性低成本的生态处理模式;同时建议加强流域生态恢复工作,充分利用塘、潭、库、溪、河、湖等多种天然水体,构建以健康水生态为主线的流域蓝绿空间。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634]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4.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义乌)长三角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聪,杨凡,黄振华,等. “五水共治”措施对义乌江流域水污染负荷削减的定量分析[J]. 环境工程学报,2021,15(04):1157-1166. |
APA | 王聪.,杨凡.,黄振华.,郑效旭.,张洪刚.,...&庄绪亮.(2021).“五水共治”措施对义乌江流域水污染负荷削减的定量分析.环境工程学报,15(04),1157-1166. |
MLA | 王聪,et al."“五水共治”措施对义乌江流域水污染负荷削减的定量分析".环境工程学报 15.04(2021):1157-116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