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芦苇湿地退化与修复过程中土壤细菌和甲烷代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王秋颖; 王娜![]() ![]() |
刊名 | 环境科学
![]() |
出版日期 | 2021-04-16 |
卷号 | 42期号:10页码:4968-4976 |
关键词 | 湿地 退化 修复 甲烷代谢微生物 细菌群落结构 |
英文摘要 | 湿地是全球CH4重要的源与汇.受人为活动和气候条件影响,我国湿地退化严重,相关部门近年来已逐步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的工作.为研究湿地退化与修复过程中细菌和甲烷代谢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响应,以松嫩平原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原始未退化芦苇湿地土壤、退化的和正在修复的芦苇湿地土壤,采用基于细菌16S rRNA基因、产甲烷菌mcrA基因和甲烷氧化菌pmo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细菌和甲烷代谢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芦苇湿地退化导致土壤细菌和产甲烷菌的α多样性降低,甲烷氧化菌的α多样性升高,而细菌和产甲烷菌的α多样性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含水率越高的湿地土壤产甲烷菌的多样性也越高.原始未退化芦苇湿地土壤中细菌Rhizobiales和产甲烷菌Methan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较高;湿地退化导致根际促生菌Rhizobiales的相对丰度下降,致病菌Burkholderiaceae、耐污染细菌Sphingomonas、抗辐射细菌Rubrobacter以及TypeⅠ型耐受极端环境的甲烷好氧氧化菌Methylobacter、Methylomonas和Methylococcus的相对丰度上升;正在修复的芦苇湿地土壤中细菌Bacillus和产甲烷菌Methanosarcinaceae、 Methanomicrobiaceae以及TypeⅡ型甲烷好氧氧化菌Methylocystis的相对丰度较高.因此,不同的芦苇湿地状态可以间接改变土壤性状进而改变湿地甲烷代谢菌群落结构.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6656]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2.中国地质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4.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秋颖,王娜,刘颖,等. 松嫩平原芦苇湿地退化与修复过程中土壤细菌和甲烷代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J]. 环境科学,2021,42(10):4968-4976. |
APA | 王秋颖.,王娜.,刘颖.,陈功.,何辉.,...&庄国强.(2021).松嫩平原芦苇湿地退化与修复过程中土壤细菌和甲烷代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环境科学,42(10),4968-4976. |
MLA | 王秋颖,et al."松嫩平原芦苇湿地退化与修复过程中土壤细菌和甲烷代谢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环境科学 42.10(2021):4968-4976.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