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混凝预处理小城镇混合污水的效能与混凝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淳; 徐东耀; 康赛; 李晨璐; 郑利兵![]() ![]() |
刊名 | 环境科学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2-03-10 |
卷号 | 42期号:7页码:268-278 |
关键词 | 小城镇混合污水 磁混凝 混凝机制 工业废水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溶解性有机物(DOM) |
ISSN号 | 0253-2468 |
英文摘要 | 针对某小城镇污水处理厂混合进水浓度高的问题,本研究探讨了磁混凝技术在典型小城镇混合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与技术升级改造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优化的混凝条件为:pH=7,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600 mg·L~(-1)和4 mg·L~(-1),慢搅速率为30 r·min~(-1).三维荧光光谱耦合区域面积积分法(FRI)和平行因子法(PARAFAC)的分析结果表明,污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以色氨酸类、酪氨酸类及富里酸类3种组分为主,内源性特征明显.磁种可显著提升混凝效果,优化的磁种投加量为400 mg·L~(-1),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9.7%和82%.在磁混凝过程中,磁种作为絮体形成的核心并促进絮体生长,可显著提升絮体的比重、密实度与沉降性能,进而强化固液分离效率,沉降时间缩短为1/6.同时,密实度的增加和微磁场的作用可进一步提升絮体颗粒间的结合力,强化水力冲击下混凝过程的稳定性.因此,与传统混凝工艺相比,磁混凝技术在典型小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潜能. |
源URL | [https://ir.rcees.ac.cn/handle/311016/48166] ![]() |
专题 |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 2.中国矿业大学 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淳,徐东耀,康赛,等. 磁混凝预处理小城镇混合污水的效能与混凝机制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2022,42(7):268-278. |
APA | 张淳,徐东耀,康赛,李晨璐,郑利兵,&魏源送.(2022).磁混凝预处理小城镇混合污水的效能与混凝机制研究.环境科学学报,42(7),268-278. |
MLA | 张淳,et al."磁混凝预处理小城镇混合污水的效能与混凝机制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42.7(2022):268-278.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