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淮南地区中—新元古界LA-ICP-MS 碎屑锆石U-Pb 年龄及地质意义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李光金3; 王霄鹏2,3; 孙云鹏1,3; 庞科2,3; 万斌2,3; 周传明2,3
刊名地层学杂志
出版日期2021
卷号45期号:2页码:115-141
关键词华北克拉通, 淮南, 中—新元古代, 碎屑锆石, U-Pb 年龄
DOI10.19839/j.cnki.dcxzz.2021.0017.
英文摘要

淮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保存有大量精美的宏体碳质压膜化石和有机质壁微体化石, 是新元古代大
冰期之前生命演化的重要实证材料。然而, 淮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的沉积时间仍未得到较好的约束, 碎屑锆
石年龄随地层层序的变化特征也未明确。为此本文对碎屑锆石数据较少的淮南寿县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开展
了系统的碎屑锆石U-Pb 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 八公山组碎屑锆石以古元古代锆石为主体, 无小于1600 Ma 的
锆石; 刘老碑组和寿县组碎屑锆石以中元古代锆石为主体, 中元古代之前的锆石较少。综合已知的碎屑锆石年龄
以及与邻区地层的对比, 约束寿县组沉积时间为~950—~945 Ma, 刘老碑组沉积时间为~1110—~945 Ma。淮南与
鲁西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的碎屑锆石年龄谱、沉积序列、沉积环境和化石产出相似, 两地地层可相互对比。
淮南地区中元古代早期及之前的碎屑锆石源区可能在华北克拉通东部, 而中元古代晚期的碎屑锆石的源区则可
能不在华北克拉通。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41889]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通讯作者庞科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26
2.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08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光金,王霄鹏,孙云鹏,等. 淮南地区中—新元古界LA-ICP-MS 碎屑锆石U-Pb 年龄及地质意义[J]. 地层学杂志,2021,45(2):115-141.
APA 李光金,王霄鹏,孙云鹏,庞科,万斌,&周传明.(2021).淮南地区中—新元古界LA-ICP-MS 碎屑锆石U-Pb 年龄及地质意义.地层学杂志,45(2),115-141.
MLA 李光金,et al."淮南地区中—新元古界LA-ICP-MS 碎屑锆石U-Pb 年龄及地质意义".地层学杂志 45.2(2021):115-141.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