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张法伟; 仪律北; 李杰霞; 王军邦; 李英年; 周华坤
刊名青海科技
出版日期2023-02-25
卷号30期号:01页码:31-36
关键词高寒草地 碳汇强度 空间特征 增强回归树模型 碳中和
ISSN号1005-9393
英文摘要青藏高原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碳汇功能区,但其碳汇强度及潜力的估算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利于区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基于涡度相关技术观测的原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40个站点年数据,结合2000年~2018年的年均气温、年均降水和年最大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_m)等因子,构建增强回归树模型以研究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结果表明增强回归树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原生高寒草地碳汇强度的时空变异(R~2=0.61),碳汇强度的观测值与模拟值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33.78 g C/m~2和26.63 g C/m~2。年均气温和NDVI_m是高寒草地碳汇强度时空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二者的相对贡献分别为48.6%和39.0%。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汇潜力平均为44.82±22.57 g C/m~2(平均值±标准差),高值区集中在海北州的中部及黄南州、果洛州和玉树州的东南部,低值区分布在海西州、海南州和海东市。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每年的碳汇潜力总和为16.60 Mt C,其中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分别为11.48 Mt C和3.13 Mt C,是青海省碳汇功能维持和提升的重点保育对象。研究结果可为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估及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数据支撑。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0185]  
专题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省寒区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林业碳汇服务中心
4.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5.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法伟,仪律北,李杰霞,等. 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J]. 青海科技,2023,30(01):31-36.
APA 张法伟,仪律北,李杰霞,王军邦,李英年,&周华坤.(2023).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青海科技,30(01),31-36.
MLA 张法伟,et al."青海省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及空间特征".青海科技 30.01(2023):31-3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