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攀西林火时空分布格局与气候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刘佳1,2,3; 郭海燕1; 甘薇薇1; 徐沅鑫1; 孙蕊1; 李政旸3; 王春学1; 罗玉1
刊名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出版日期2023
页码12
关键词攀西地区 森林火灾 气候 双变量全局空间自相关 时空格局
ISSN号2095-1914
英文摘要基于四川攀西地区2004—2020年防火期林火灾情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攀西林火的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分布趋势与格局进行挖掘;利用ArcGIS格网法,结合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气候影响因子对攀西林火发生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004—2020年攀西地区林火发生次数随时间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04—2014年间,火灾次数和过火面积波动增加;2015—2020年火灾次数显著下降,但过火面积呈增加趋势,攀西地区林火主要发生在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带,且多集中在丘陵的边缘地带。攀枝花市是林火频发区,凉山州次之。不同级别林火对不同时期气候影响因子的响应存在差异,火险期最高气温、降水、相对湿度及连续无降水日数的相关性显著,而非火险期连续无降水日数和平均风速的相关性较高,各气象要素与林火的逐月滞后相关也存在差异,表明前期气温、降水通过影响地面可燃物进而影响林火发生,持续性的干旱极有可能引发火灾。空间相关显示,林火次数与气温、蒸发、连续无雨日数的高高值主要分布在攀西地区的河谷盆地及丘陵区域,降水、相对湿度与林火的低高值聚集在北部的山原区,平均风速、干旱指数与林火的低高值和低低值聚集在西部山原区,表明攀西地区河谷盆地及丘陵区域的高温干旱使林火呈现聚集效应;而攀西区域南部的山地区,由于海拔较高,人为活动少火源较少,虽然是高温干旱区,也未出现林火聚集效应。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57219]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区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1.四川省气候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佳,郭海燕,甘薇薇,等. 攀西林火时空分布格局与气候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3:12.
APA 刘佳.,郭海燕.,甘薇薇.,徐沅鑫.,孙蕊.,...&罗玉.(2023).攀西林火时空分布格局与气候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2.
MLA 刘佳,et al."攀西林火时空分布格局与气候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3):1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