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申博恒4; 沈树忠4; 侯章帅4; 吴 琼4; 张水昌3; 张 斌3; 张以春2; 袁东勋1
刊名地层学杂志
出版日期2021
卷号45期号:3页码:319-339
关键词岩石地层, 地层分区, 划分和对比, 二叠系, 中国
DOI10.19839/j.cnki.dcxzz. 2021.0027
英文摘要

二叠系是古生界最后一个系, 自下而上包括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和乐平统, 进一步划分为9 个阶。中
国各块体都发育有很好的二叠纪地层, 本文依据最新研究成果与已有地层资料, 系统整理了中国二叠纪岩石地
层区划、主要剖面地层划分和对比框架, 包括5 个地层区、22 个地层分区和59 条综合岩石地层剖面。以生物地
层学和地质年代学为约束因素, 本文厘定并更新了中国二叠纪不同块体间岩石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案。北部边
缘地层区二叠系发育不完整, 地层层序和各岩石地层单位的时代缺乏系统研究, 整体为陆相碎屑岩夹火山岩沉
积, 海相地层主要发育在乌拉尔统—瓜德鲁普统, 从西向东海水逐渐退出。塔里木地层区二叠系海相地层主要发
育乌拉尔统, 瓜德鲁普统—乐平统则为陆相地层且不完整。华北地层区的二叠系层序相对清楚, 但最新研究表明
很可能缺失瓜德鲁普统, 海相地层主要在乌拉尔统底部发育, 并含有重要煤层, 乌拉尔统上部至乐平统则发育
陆相地层, 并随着气候逐渐干旱化出现越来越多的红层。喜马拉雅地层区二叠系在各个块体差异明显, 其中藏南
分区的喜马拉雅特提斯带缺乏瓜德鲁普统沉积, 含冈瓦纳冷水型生物群, 而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的二叠系均
发育有较为完整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在乌拉尔统上部生物群逐渐向暖水型过渡。华南地层区的二叠系最为完
整, 整体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 层序清晰, 所含各门类化石丰富, 是重要的国际对比标准。中国二叠系是煤炭、
油气、铝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的富集层位。精细的岩石地层划分和时代对比对于阐明重要矿产资源的形成机制
和分布规律, 以及指导资源勘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41902]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通讯作者沈树忠
作者单位1.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08
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4.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地球物质循环前沿科学中心 江苏南京 21002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申博恒,沈树忠,侯章帅,等. 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地层学杂志,2021,45(3):319-339.
APA 申博恒.,沈树忠.,侯章帅.,吴 琼.,张水昌.,...&袁东勋.(2021).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层学杂志,45(3),319-339.
MLA 申博恒,et al."中国二叠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层学杂志 45.3(2021):319-33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