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青海上二叠统—三叠系石关组和巴颜喀拉山群地层层序及其孢粉组合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冀六祥5; 彭辉平4; 欧阳舒3; 罗 伟2; 古风宝5; 刘 锋1
刊名地层学杂志
出版日期2020
卷号44期号:4页码:411-427
关键词三叠系, 上二叠统, 巴颜喀拉山群, 石关组, 孢粉, 青海
DOI10.19839/j.cnki.dcxzz.2020.0041
英文摘要

2000 年《中国地层典》将巴颜喀拉山群划分为下、中、上三个亚群(统), 但未建组。本文回顾了青海省
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在前人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此群的地层分布和层序做了系统归
纳、整理、补充和修正, 明确了前人命名剖面并增补选层型。经数十年的研究, 现已查明青海三叠系三个统(亚
群)在北带、中带和南带的发育、分布情况, 以下三叠统为主, 中—上三叠统少量出现或断续分布。本文在巴颜
喀拉山下亚群建立池塘组和昌马河组, 中亚群建立甘德组, 上亚群建立达日组, 并分别指定它们的正层型、副层
型及参考剖面。玛沁县昌马河地区三叠系产双壳类、菊石或珊瑚等化石, 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重要参考。主
要根据孢粉组合, 将原池塘群、布青山群和浩斗杂阔尔群都归于巴颜喀拉山群下亚群: 新建的池塘组产出
Lundbladispora-Cycadopites-Veryhachium 孢粉组合, 昌马河组产出Limatulasporites-Cycadopites-Tubermonocolpites-
Micrhystridium 组合。巴颜喀拉山群之下为乐平统(上二叠统)石关群, 含有Palaeofusulina 和腕足类Squamularia
waagenii 等海相动物化石, 以及Klausipollenites schaubergerii-Jugasporites delasausei 孢粉组合。本文建立石关组,
将这套地层归入其中, 并指定层型和参考剖面。

语种中文
源URL[http://ir.nigpas.ac.cn/handle/332004/41909]  
专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通讯作者刘 锋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08
2.湖北省十堰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湖北十堰 442000
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8
4.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地层古生物咨询中心江苏南京 210008
5.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 810012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冀六祥,彭辉平,欧阳舒,等. 青海上二叠统—三叠系石关组和巴颜喀拉山群地层层序及其孢粉组合[J]. 地层学杂志,2020,44(4):411-427.
APA 冀六祥,彭辉平,欧阳舒,罗 伟,古风宝,&刘 锋.(2020).青海上二叠统—三叠系石关组和巴颜喀拉山群地层层序及其孢粉组合.地层学杂志,44(4),411-427.
MLA 冀六祥,et al."青海上二叠统—三叠系石关组和巴颜喀拉山群地层层序及其孢粉组合".地层学杂志 44.4(2020):411-427.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