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元合金化学序与弹塑性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王晓实![]() |
答辩日期 | 2023-05-24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王云江 |
关键词 | 多主元合金 化学序 热力学 弹塑性 分子动力学 |
学位专业 | 固体力学 |
其他题名 |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chemical order and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of multi-principal element alloy |
英文摘要 | 高熵或多主元合金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物理冶金学的探索空间。这种成分复杂的新型材料设计理念, 带来了优异的机械性能和热力学性质, 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学界对多主元合金的普遍认识是其具有高的构型(化学) 熵,即原子的理想混合在体系的热力学稳定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近年来,诸多实验观测发现多主元合金中存在大量化学短程有序结构,这些发现对熵主导热力学稳定性这一观点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目前为止, 多主元合金的构型熵尚未实现直接测量或进行定量数值分析。 由于组成元素的多样性和分布的随机性, 多主元合金的势能曲面相较于传统金属变得异常复杂,相邻势能极小值点之间的路径更加崎岖和多样,导致材料塑性失稳事件难以明确地识别。 集体振动模式(声子) 与材料的力学不稳定性之间存在关联。 此外, 元素分布的有序度对振动模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材料的塑性产生影响。 化学短程序的存在, 使得材料经历了从熔融的理想混合到室温的短程有序分布,其内部驱动力(自由能函数) 的计算尚未有全面的报道。因此,基于原子分辨率建立多主元合金的有序度与熵、振动的对应关系,以及“有序-无序” 转变的自由能判据, 从而定量刻画热力学熵、短程序和塑性事件发生的振动起源, 以及“有序-无序” 转变的物理图像尤为重要。 为此,我们开展了如下研究: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2339] ![]() |
专题 | 力学研究所_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王晓实. 多主元合金化学序与弹塑性变形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