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再生冷却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徐雪睿![]() |
答辩日期 | 2023-05 |
文献子类 | 博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仲峰泉 |
关键词 | 高马赫数 超燃冲压发动机 理论分析 解离效率 再生冷却 组合式冷却方法 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 |
学位专业 | 流体力学 |
其他题名 | The research on regenerative cool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Mach number scramjet combustor |
英文摘要 | 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一直以来都是高超声速技术的研究重点和难点之一,尤其是在飞行马赫数8以上时,来流空气温度升高,氧、氮分子等逐渐分解成原子,高温解离效应增强,产生显著的吸热特性,对燃气流动、燃烧与传热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飞行马赫数8以上时,燃烧室气动热载荷显著增大,并与燃料燃烧释热共同作用,导致高马赫数发动机燃烧室的结构防热问题更为突出,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技术的研究难度增大,尤其是针对可用热沉不足的碳氢燃料。目前关于碳氢燃料高马赫数发动机再生冷却系统的研究极少,尚未见到能够满足碳氢燃料高马赫数发动机冷却需求的热防护方案。因此,亟需发展新的理论模型分析高马赫数发动机燃烧室流动、燃烧与传热特性,系统掌握高马赫数发动机性能变化规律,评估不同燃料再生冷却系统能否满足结构防热需求,发展可行的能够满足高马赫数碳氢燃料发动机冷却需求的热防护方法,为高马赫数发动机技术提供理论指导与技术思路。 针对高马赫数飞行产生的流动现象,本文首先提出了“解离效率”概念,发展了快速确定燃气解离效应的计算方法,定量评估了高温解离效应对燃气流动、燃烧与传热的影响特性,建立了高马赫数发动机燃烧室流动与传热一维分析方法,解决了以往燃烧室理论模型未充分考虑解离效应对高马赫数内流分析所带来的误差。采用该方法对国内外的模型发动机进行分析,获得了压力、热流等参数沿程分布,并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吻合度较好,验证了一维方法的准确性。进一步地,分析了解离效应对发动机内流参数与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发现在飞行马赫数12、氢燃料当量比1.0的条件下时,解离效应导致发动机推力、比冲降低21.9%,壁面传热总量减小16.5%。同时,应用理论模型分析了燃料当量比、燃烧室长径比、燃料喷注位置和燃烧室扩张段的扩张角度等主要参数对氢燃料圆形截面燃烧室流动与传热的影响规律,发现增加当量比和缩小燃烧室长径比提高了燃气压力和壁面热流,并增大了壁面传热量和壁面摩擦力。 在高马赫数发动机燃烧室流动与传热一维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应用了“肋效率”的概念修正计算冷却通道横向传热效应,同时考虑了冷却剂的对流传热与裂解吸热特性,建立了燃烧室内流与冷却剂流动的气-固-液耦合传热分析模型,并通过与煤油流动及裂解实验进行对比,验证了冷却剂流动与传热模型的准确性。应用该流/固耦合传热模型在等动压54kPa、飞行马赫数8~12条件下,对长度1.8m、入口直径0.18m的圆形截面燃烧室再生冷却系统进行研究,评估了当量比1.0氢燃料、煤油燃料闭环再生冷却方式实现燃烧室冷却要求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在飞行马赫数8~12时,当量比1.0氢燃料闭环再生冷却方式基本可以实现燃烧室的冷却需求。当量比1.0的煤油冷却剂依靠催化裂解的化学吸热性能能够冷却飞行马赫数8~10的燃烧室满足结构防热要求。在飞行马赫数11~12条件下,当量比1.0的煤油燃料燃烧室闭环再生冷却方式无法实现结构防热要求,燃烧室最高壁温超过高合材料许用极限(1400K);同时煤油温度超过最高使用温度(1100K)。可见碳氢燃料燃烧室在马赫数11~12时的热防护难度很大。 为缓解煤油燃烧室的热防护难题,本文建立了再生冷却通道结构参数的全局优化方法,实现了根据壁面热流分布特点自动调节通道结构参数并且能够保持优化通道截面连续变化的要求。通过优化冷却结构的方法提高了再生冷却效率,有效地降低了燃烧室最高壁温,仅增加7%的煤油当量比,就可以使得煤油再生冷却方式满足飞行马赫数11燃烧室的热防护需求。其次,本文发展了气膜/再生冷却方法,提出了0.16kg/sCO2与当量比1.0煤油再生相结合的热防护方案,将飞行马赫数12燃烧室热壁温度降低至1428K,并且缓解了马赫数12是煤油热沉不足的问题。最后,本文引入超临界CO2作为循环-冷却工质,提出了燃烧室分段式回热循环-冷却方案,将飞行马赫数12的煤油燃料燃烧室最高壁温降低至高合材料温度许用极限内,满足了燃烧室结构的热防护需求,同时为发动机提供了一定的电能输出,在高马赫数长时间飞行条件下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分段式回热循环-冷却方案为高马赫数发动机热管理与热防护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有望解决更高马赫数(≥12)碳氢燃料发动机燃烧室的热防护难题。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2325] ![]() |
专题 | 力学研究所_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徐雪睿. 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再生冷却特性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