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喷注抑制羽流红外辐射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甘凤![]() |
答辩日期 | 2023-05-24 |
文献子类 | 硕士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授予地点 | 北京 |
导师 | 李森 |
关键词 | 羽流 红外辐射 光谱辐射强度 红外隐身 |
学位专业 | 流体力学 |
其他题名 |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gas injection to inhibit plume infrared radiation |
英文摘要 | 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飞行器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飞行器的红外辐射主要来自于发动机羽流。发动机羽流是未充分燃烧的推进剂与周围大气进行掺混、复燃形成的高温、高速气体,其中主要成分(CO2、H2O、CO)能在2-5 μm中红外波段产生强烈的红外辐射。探测系统能根据羽流辐射特性进行目标识别、预警、跟踪和拦截,对目标的生存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提高目标的隐身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于羽流的红外辐射特性,提出通过喷注气体介质加强羽流与环境气体的混合、降低羽流的温度、利用喷注气体的自吸收效应来抑制羽流的红外辐射。 首先建立了羽流的流场和辐射传输计算模型。在研究过程求解轴对称Navier-Stokes方程获得羽流的温度、压力、组分分布等参数,基于NASA-SP-3080数据库采用单线组模型,计算中考虑碰撞展宽效应和多普勒展宽效应来求解各组分的辐射参数,利用视在光线法求解辐射传输方程。根据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接着研究喷注气体CO2/H2O/N2对羽流流动特性和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本文选择了CO2、H2O和N2作为喷注气体来分析对羽流流动和红外辐射的影响,CO2和H2O都是羽流中重要的辐射介质,CO2在2.7 μm波段、4.3 μm波段有吸收峰,H2O在2.7 μm波段附近有吸收峰,N2作为双原子分子缺乏恒定偶极矩在红外区活动较少,选择N2作为喷注气体主要是作为对照组。在相同的计算模型中,分析了喷注气体CO2、H2O和N2对流场的组分、温度、速度的影响,并据此计算羽流的光谱辐射特性变化规律。 飞行器处于不同的工作条件时外界的环境和飞行速度会发生较大变化。为此,研究了在不同飞行高度和来流马赫数时羽流的流动及红外辐射特征。在此基础上喷注CO2气体,研究喷注气体对羽流的流动和红外抑制作用。 在地面开展喷注气体对火焰红外辐射测量试验,选择燃烧组分与羽流组分相似的乙炔-纯氧火焰作为探测目标,利用中波红外探测系统测试喷CO2/N2对乙炔-纯氧火焰红外辐射的影响。 |
语种 | 中文 |
源URL | [http://dspace.imech.ac.cn/handle/311007/92364] ![]() |
专题 | 力学研究所_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甘凤. 气体喷注抑制羽流红外辐射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3.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力学研究所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