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相位恢复算法:原理、发展与应用(特邀)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王爱业1,2,3; 潘安2,3; 马彩文1,2,3; 姚保利2,3
刊名红外与激光工程
出版日期2022-11
卷号51期号:11
关键词相位恢复 计算成像 信号处理 最优化理论
ISSN号1007-2276
其他题名Phase retrieval algorithms: principles,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vited)
产权排序1
英文摘要

研究表明,由于相位比振幅包含更多关于场的信息,因此相位测量在现代科学和工程的诸多分支中始终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可见的电磁波范围内,相位信息很难通过现有的光电探测器直接采集获取。相位恢复技术提供了一种从捕获的强度信息中将相位信息“计算”出来的有效手段,并已成功应用于天文观测、生物医学成像和数字信号复原等多个科学领域。算法是相位恢复技术的核心,也是该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关键。文中结合物理学原理和信号处理方法对相位恢复算法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综述了各类相位恢复算法的发展历程及其优缺点,并简单概述了相位恢复算法在光学领域的典型应用,最终指明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更优异的收敛性能和噪声鲁棒性、恢复更复杂物体相位信息的能力、多目标多任务集成的兼容性。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7417304
源URL[http://ir.opt.ac.cn/handle/181661/96472]  
专题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_光电测量技术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空间精密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爱业,潘安,马彩文,等. 相位恢复算法:原理、发展与应用(特邀)[J].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1).
APA 王爱业,潘安,马彩文,&姚保利.(2022).相位恢复算法:原理、发展与应用(特邀).红外与激光工程,51(11).
MLA 王爱业,et al."相位恢复算法:原理、发展与应用(特邀)".红外与激光工程 51.11(2022).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