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8年黄河流域森林和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解晗1; 李俊2; 同小娟1; 张静茹1; 刘沛荣1; 于裴洋1; 胡海洋1; 杨铭鑫1 |
刊名 | 应用生态学报
![]() |
出版日期 | 2023 |
卷号 | 34期号:3页码:647 |
关键词 | vegetation phenology the Yellow River basin 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forest grassland 植被物候 黄河流域 增强型植被指数 森林 草地 |
ISSN号 | 1001-9332 |
英文摘要 | 植被物候研究对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空间跨度大、生态环境复杂,林草植被的物候变化特征有待进一步明确。本研究基于2000-2018年MODIS-EVI数据,采用分段Logistic和双Logistic物候模型及分别对应的曲率变化极值法和导数法对黄河流域林、草植被物候进行反演,分析物候参数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生长季开始期(SOS)在第90 ~ 165天,从东南到西北逐渐推迟,海拔每升高100 m,SOS推迟0.94 d,其中,森林SOS早于草地。生长季结束期(EOS)在第270 ~ 315天,从西向东南推迟,海拔每升高100 m,EOS提前0.63 d,其中,森林EOS晚于草地。生长季长度(LOS)为110~230 d,从东南向西北逐渐缩短,森林植被的LOS大于草地。研究期间,SOS呈提前趋势,幅度为4.1 d·(10 a)~(-1),空间上提前面积比例为73.2%,流域中部地区提前幅度较大;EOS整体呈显著推迟趋势,幅度为2.3 d·(10 a)~(-1),空间上推迟面积比例为63.4%,森林物候期提前和延迟都小于草地;LOS呈显著延长趋势,幅度为6.4 d·(10 a)~(-1),空间上延长比例为71.8%。分段Logistic和双Logistic物候模型以及相应的曲率极值法和导数法适用于提取黄河流域自然植被物候。研究区森林和草地LOS整体呈延长趋势,随海拔升高而缩短,且森林LOS长于草地。 |
语种 | 英语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3570] ![]() |
专题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作者单位 | 1.北京林业大学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解晗,李俊,同小娟,等. 2000-2018年黄河流域森林和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2023,34(3):647. |
APA | 解晗.,李俊.,同小娟.,张静茹.,刘沛荣.,...&杨铭鑫.(2023).2000-2018年黄河流域森林和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应用生态学报,34(3),647. |
MLA | 解晗,et al."2000-2018年黄河流域森林和草地物候的时空变化".应用生态学报 34.3(2023):647.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