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北过渡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地域分异与地带性问题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百平; 牛继强; 刘俊杰; 蒋娅; 李佳宇 |
刊名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
出版日期 | 2023 |
卷号 | 36期号:03页码:345-355 |
关键词 | 南北过渡带 秦巴山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地带性 重要值 |
ISSN号 | 1003-0972 |
英文摘要 | 中国南北过渡带主要的自然地理属性之一就是发育了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但对于该类混交林的内部结构及地理地带性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多分歧。根据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获取的野外植被样地调查数据,分析了秦岭—大巴山地区1条东西向样线及3条南北向样线(三门峡—神农架;西安—达州;天水—广元)木本植物的组成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东西方向上,秦岭南麓仅在旬阳段常绿阔叶成分比较多(重要值27.57%),其余各段都很低,尤其是最西端的迭部—白龙江段以及人类活动集中的汉中—洋县段,常绿阔叶成分重要值几乎为零;南北方向上,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的物种数、多度比例和重要值3个指标自北向南都具有缓慢增加的趋势。总体上,秦巴山地的落叶阔叶树种占据绝对优势,常绿阔叶树种仅在大巴山南部出现较多,但重要值在20%以下。因而,从植被组成结构来看,秦巴山地植被呈现强烈的过渡性质,且树种组成成分更偏向于暖温带属性。秦巴山地以东的淮河两岸广大区域,更容易受到冬季低温的影响,致使在中国大陆中部形成内部结构复杂、过渡性非常强烈的宽大的气候-植被过渡带,明显区别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具有最高级自然地带的属性特征。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253] ![]() |
专题 | 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张百平 |
作者单位 |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信阳生态研究院 3.信阳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中国科学院大学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百平,牛继强,刘俊杰,等. 中国南北过渡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地域分异与地带性问题[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6(03):345-355. |
APA | 张百平,牛继强,刘俊杰,蒋娅,&李佳宇.(2023).中国南北过渡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地域分异与地带性问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6(03),345-355. |
MLA | 张百平,et al."中国南北过渡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地域分异与地带性问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6.03(2023):345-35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