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输水条件下额济纳河水沙特征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 | 张家玲; 刘诗奇; 王田野; 王平; 于静洁; 阿拉腾图雅 |
刊名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 |
出版日期 | 2023 |
页码 | 10 |
关键词 | 生态输水 额济纳河 径流 含沙量 干旱区 |
ISSN号 | 2096-8086 |
文献子类 | 期刊 |
英文摘要 | 为定量描述内陆河下游河流水沙变化特征,基于额济纳河实测径流数据(1988—2020年)和泥沙数据(2006—2020年),系统分析额济纳河多年水沙变化特征以及生态输水条件下流量变化对额济纳河含沙量输出特征影响。结果表明:自2000年生态输水后,额济纳河输水期延长,且径流量由生态输水前的急剧下降转为显著上升的态势;至2020年,额济纳东、西河的年均流量均已恢复至20世纪80年代末水平;2006—2020年额济纳河年输沙量呈现下降趋势(-0.3万t/a),其中东河多年平均输沙量约37.6万t,为西河的2.4倍,且主要受径流量、输水期及河水含沙量的影响。水沙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含沙量与流量呈显著正相关,河流泥沙在低流量时期(春、冬季)沉积,等到高流量时期(夏、秋季),便引发强输沙(含沙量> 5 kg/m~3)或中输沙(含沙量> 1 kg/m~3)事件。含沙量不仅会随流量增加而不断增大,且其增幅受流量增速与前期高流量输水事件影响显著。本研究结果可为额济纳河生态输水管理和未来绿洲生态环境变化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
URL标识 | 查看原文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3378] ![]() |
专题 | 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
通讯作者 | 于静洁 |
作者单位 | 1.郑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4.阿拉善乌海水文水资源分中心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家玲,刘诗奇,王田野,等. 生态输水条件下额济纳河水沙特征[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3:10. |
APA | 张家玲,刘诗奇,王田野,王平,于静洁,&阿拉腾图雅.(2023).生态输水条件下额济纳河水沙特征.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10. |
MLA | 张家玲,et al."生态输水条件下额济纳河水沙特征".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3):1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