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黄渤海濒危水鸟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

文献类型:期刊论文

作者段后浪; 于秀波
刊名生态学报
出版日期2023-08-08
卷号43期号:15页码:6354-6363
关键词水鸟栖息地 土地围垦 保护优先区 黄渤海滨海湿地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中国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候鸟重要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土地利用变化所引发的滨海湿地退化导致水鸟栖息地类别和面积发生了很大转变,影响迁徙水鸟种群数量的稳定性。然而,土地利用变化在哪些区域和多大程度上影响了迁徙水鸟的栖息地分布尚不清晰。以土地围垦典型区域黄渤海滨海湿地为研究区,以受胁濒危水鸟物种勺嘴鹬、大滨鹬、大杓鹬、小青脚鹬、黑脸琵鹭、黄嘴白鹭、遗鸥、黑嘴鸥为研究对象,结合物种分布模型MaxEnt和GIS空间分析,模拟2000、2015、2020年水鸟栖息地时空分布,探索过去20年栖息地分布的时空变化,分析水鸟种群变化趋势,识别水鸟栖息地保护优先区域,提出水鸟栖息地保护管理建议。结果显示:2000—2020年,8个水鸟物种栖息地主要分布在渤海湾、莱州湾、江苏盐城沿岸、如东-东台沿岸区域。所有物种的栖息地面积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7个物种栖息地下降比例超过50%,下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江苏盐城沿岸、东台条子泥、小洋口沿岸,滨海湿地丧失是导致水鸟栖息地面积下降的直接因素。7个物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研究所确定的水鸟保护优先区面积达240.32 km~2,其中如东沿岸存在保护空缺,建议扩增盐城候鸟世界遗产地分布范围,将如东沿岸纳入到保护地范围内,加强保护和管理,缓解水鸟栖息地的持续丧失。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439]  
专题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_中文论文
通讯作者于秀波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段后浪,于秀波. 黄渤海濒危水鸟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J]. 生态学报,2023,43(15):6354-6363.
APA 段后浪,&于秀波.(2023).黄渤海濒危水鸟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生态学报,43(15),6354-6363.
MLA 段后浪,et al."黄渤海濒危水鸟栖息地动态变化研究".生态学报 43.15(2023):6354-6363.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