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景观信息图谱分析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 作者 | 张洪岩 |
| 答辩日期 | 2004-12 |
| 文献子类 | 学术型学位 |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导师 | 陈述彭 |
| 关键词 | 景观 信息图谱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学 |
| 学位名称 | 博士 |
| 学位专业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 英文摘要 | 地学信息图谱研究是一个尚处在探索阶段的创新研究领域。它是经典的地理学研究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为地理学发展的新契机。本文试图尝试以景观为核心,建立地理景观信息图谱的研究框架。 论文从地理学自身、GIS技术和“数字地球”战略三方面分析了地学信息图谱发展的背景。通过古代风水说、物理学、生物学以及传统地图学,阐述了信息分析中的图谱方法。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阐述了地学信息图谱方法的切入点。地学信息图谱研究不仅局限于表现,更是一种分析方法。地学信息图谱是认知、图形和方法三者的综合与统一。 根据地理学发展的现状,提出地学信息图谱研究的起步工作主要有三方面:区域地理单元及其等级体系;地理对象的遥感图谱分析;地学信息的表达方法。认为地学信息图谱研究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地理对象的概括、地理基本问题的分类、地理信息及其表达。 为了实现图谱的表达,首先确定景观是最适合的表达单元。如果地理信息图谱代表了地理学研究的图形方法,景观则是地理学家对其研究对象的图形认知结果和基本的认知单元。从地理学的角度,景观是区域地理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景观应看作是一个大于各组成部分之和的综合体。景观研究的水平具有等级结构。景观是有序的。景观单元的地理排列可以依次体现在不同的尺度水平上,形成不同的空间格局。而这种尺度——结构体系就是景观信息图谱的表达模式。 通过实验区的实践,尝试了地理景观信息图谱的分析与表达。根据实验区景观单元分类等级体系,选择了牡丹江流域内一个景观特征相对一致的支流流域开展实验研究,深入分析纵横流域景观组成成分的特点,并依此建立了实验区景观基本单元简化图谱。表示了实验区内构成景观单元的各种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表明了实验区地理景观单元的信息机理。 景观是动态的。地理景观信息图谱必须要考虑景观的动态变化。提出了景观信息图谱动态分析的时间尺度体系的概念。景观变化的质变会产生进化,故引入“进化”的概念分析动态变化。景观动态的时间尺度首先应该考虑景观进化的阶段。只有在特定的阶段,考虑景观的动态才更有意义。遥感技术是目前对景观动态过程研究最适合的研究技术手段,因此,遥感在景观信息图谱的动态分析上还有非常大的潜力。 |
| 语种 | 中文 |
| 公开日期 | 2010-12-16 |
| 页码 | 172 |
| 源URL | [http://192.168.22.105/handle/311030/340] ![]()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张洪岩. 地理景观信息图谱分析方法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4.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