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寻找香格里拉:基于旅游人类学的学术考察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张祖群
答辩日期2015-03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闵庆文
关键词香格里拉 旅游人类学 自然与文化遗产 旅游合作 品牌化 舞台真实 商业化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界定藏东南、滇西北、川西南交界区为“香格里拉”的核心区,以此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范围,特别是滇西北是笔者重点调研考察区域,但是具体案例探讨时候,可能兼顾狭义层次、中间层次与广义层次。在文化意象、遗产旅游、地方性知识与多样性、舞台化与真实性、探险旅游与背包旅游等文献研究综述基础上,将历史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研究方法相结合,遵循旅游人类学的研究范式,探讨香格里拉的品牌化、舞台真实、商业化、遗产保护、旅游产品体系与旅游合作等问题。 第2章《香格里拉的品牌化探讨》中,基于索绪尔与皮尔斯的语言符号学基础理论,对香格里拉的旅游名牌进行文化语义的解读。东西方之间对于香格里拉的解读存在差异,容易受到价值观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在西方产生误读。香格里拉旅游名牌的形成机理有一个从东方到西方、从西方到东方、东西方的双向促进的过程。川、滇、藏三省(区)对香格里拉这一旅游品牌的争夺,既有同质性,也有差异性。 第3章《香格里拉的舞台化探讨》中,将旅游带来的舞台化分为因旅游发展而造成的生活“舞台化”、因旅游发展而造成的节庆活动“舞台化”、因旅游发展而造成的城市布局“舞台化”三种情形;并且以《云南映象》、《印象丽江》与《四季周庄》为例进行实景演出的舞台化对比,阐述三者的相同点与异同点。在理论上辨析了旅游开发导致的“伪民俗”,认为文化外在形式可以舞台化、商业化,但是需要保留文化的内核与本质特征,最后提出了旅游发展中保持舞台真实的政策建议。 第4章《香格里拉的商业化探讨》中,基于丽江古城商业化的明、暗两条线索,分析了丽江旅游的文化空间与社区参与问题。丽江古城是在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中综合形成一种“第三空间”(符号空间)和旅游艺术抽象,它是多元文化在茶马古道上聚焦的一个聚落点。分析了丽江旅游的四种社区参与途径与负面案例,认为社区参与的核心是公平分配利益。丽江古城的诸多影视书写,塑造了迷人的影视空间,重点以微电影《艳遇丽江》为例,阐述了艳遇丽江的真实书写与合谋。本章研究认为:纳西族文化、马帮文化、人-水-城-大环境四合一的中庸文化等原生性文化基质尤其不应该摒弃。只有以“去丽江旅行”为丽江终极目的所在,以追寻丽江本身的原生基质文化为原初目的,以高品质的深度旅游和文化传承为依托才是符合世界遗产旅游潮流的。 第5章《香格里拉的遗产保护》中,从特色特色生物资源、特色农业与采集经济、土地利用、地方性知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香格里拉的自然遗产保护;在分析香格里拉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将独克宗古城作为典型的文化遗产簇,分析了其文化变迁与遗产保护案例。讨论认为:中国古城保护遇到相似困境,古城应该坚持保护式开发;推行民族社区参与遗产保护的“车型”机制,要变静态保护为主动保护、全民保护、综合保护。 第6章《香格里拉的旅游产品体系与旅游合作》中,构建了三种旅游产品体系(大众 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特种旅游产品),并且以梅里雪山登山探险旅游为例,探讨“人类是否应该留下最后一座处女峰”这一伦理学问题。川、滇、藏各地差异明显,各自为政,容易陷入“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和“斗鸡博弈(ChickenGame)”,区域旅游合作实际上是求同存异,需要多维度采取促进大香格里拉旅游协同发展的有效措施。 第7章为《研究结语》。“香格里拉到底在哪里”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香格里拉是一个异化的空间,寻找香格里拉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的理想国。香格里拉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在全球化趋同与地方旅游中不要迷失自我,尤其要保持独特“人-地-神”和谐共处的意境。
语种中文
页码174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3604]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祖群. 寻找香格里拉:基于旅游人类学的学术考察[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5.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