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面测量的CO2浓度空间分布模拟及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反演真实性检验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虢建宏 |
答辩日期 | 2015-12 |
文献子类 | 博士后出站报告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导师 | 未标出 |
关键词 | 地面测量 WSN 遥感反演 CO2浓度 HASM 真实性检验 |
学位名称 | 博士后 |
英文摘要 | 本研究在吉林省松原-白城区域和山东省东营区域布控多个WSN采集点测量地表CO2浓度、地表温度和一系列气象/环境参数,基于CO2浓度测量值进行空间模拟形成在空间连续分布的CO2浓度分布图,基于地表温度测量值进行热红外遥感反演地表温度真实性检验。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 1. 本研究使用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测量地表温度,对遥感反演结果进行精度验证,两者在数值上有很好的一致性。地表覆盖单一的情况下,误差在1℃左右,最大误差2.85℃。尤其是水体表面温度反演,精度很高,误差在1℃以内。从本研究的结果来看,不同遥感数据反演的地表温度普遍偏低,最低已经接近3℃,只有水体与大理石出现少量偏高。 2. 本研究选取了几种单一地表覆盖区域进行试验,MODIS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精度最低,可见,低分辨率热红外遥感对地表温度的变化反应不灵敏,MODIS的低空间分辨率决定了其在小尺度区域细致分析的不足,而适合于大尺度、全球性的热环境分析。不同遥感器对不同地表覆盖类型敏感程度不同,MODIS对水体,HJ对林地,机载红外相机对大理石和水体都有很高的探测精度。 3. 本研究使用热红外遥感数据经过反演得到地表温度分布图,使用无线传感器获取的CO2浓度数据经过HASM建模方法得到CO2浓度空间分布图,两者对环境要素的探测具有相似性。 4. 8月19日至9月17日,在松原-白城区域地表CO2浓度,逐渐由西高东低转为西低东高,转折点大概在8月底至9月初。该区域西部是向海地区,人口稀少,以稀疏的植被覆盖为主,8月份气温非常高,白天高温普遍超过30oC,稀疏的植被在高温下缺水并抑制了光合作用;9月份气温适宜,自然植物光合作用相对旺盛,因此CO2浓度呈现先高后低。该区域东部是松原市,吉林省经济发展排名第二,人口相对集中,以种植水稻、玉米等庄稼为主,8月份农作物在生长期,光合作用旺盛,9月份逐渐成熟,光合作用减弱,因此CO2浓度呈现先低后高。 5. 本研究在对CO2浓度进行回归分析时,采用13种解释变量,包括自动气象站获得的10种气象要素(大气压、大气温度、大气湿度、风向、风速、雨量、向上照度、向下照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以及气象站所在地经纬度和海拔高度。8、9月份的三个时段R2最高的3个回归方程中变量各不相同,但都有辐照度,尤其是8月下旬,回归方程只有辐照度1个因子,说明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对CO2浓度影响比较大。8月下旬,白天太阳照射强,日均气温高,太阳向下辐照度与CO2浓度呈正相关性;8月底至9月中旬,白天太阳照射减弱,日均气温降低,地面向上辐照度与CO2浓度呈负相关性,气温与CO2浓度呈负相关性。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58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3622]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虢建宏. 基于地面测量的CO2浓度空间分布模拟及热红外遥感地表温度反演真实性检验[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5.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