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生态补偿系统动力学仿真与管理机制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陶建格
答辩日期2016-05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沈镭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 水源地 生态补偿模式 动力学机制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人地关系研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及其人地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种长效生态与水资源补偿投入机制,对于加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生态环境恢复和有效保护水资源、支撑全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运用系统方法论对水源地生态社会系统开展系统分析,研究生态补偿分类、标准和效益,提出科学的生态补偿管理建议。针对此,本项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阐述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回顾以往文献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进行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社会系统分析,从研究对象、生态地理状况、经济社会状况三个方面阐述了水源地区域概况,并基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分析了水源地经济社会系统调水影响因素。 3:水源地淅川县生态补偿动力学分析。构建了丹江口库区水源地淅川县环境经济系统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设置4种生态补偿情景,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对仿真结构的4种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分析。 4:水源地生态补偿分类与标准分析。首先,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原则、途径与方式、标准与计量以及分类;其次针对生态补偿分类,即移民、非移民、库区企业和库区政府,分析各类型生态补偿现状和内容。 5:国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式及经验。选取美国、哥斯达黎加、法国和澳大利亚的先进生态补偿模式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国内外生态补偿模式差异,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 6:水源地生态补偿效益评价研究。基于上述研究,设计水源地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选取原则,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选取12项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7:补偿建议与研究展望。根据已有研究分析,提出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方面,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方向。
语种中文
页码72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3632]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陶建格. 生态补偿系统动力学仿真与管理机制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为例[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