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王岩
答辩日期2016-07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张林秀,方创琳
关键词城市承载力 综合评价 深圳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伴随大量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城市用地紧张、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建设“以人为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重要挑战。城市承载能力对城市发展的约束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城市发展规模如何与城市承载力相协调,成为亟需研究和探索的重要现实问题。近年来,城市承载力研究发展迅速并且成果丰富,学者从多个视角提出了城市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但仍未形成统一的城市承载力理论框架和通用的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城市为城市居民提供空间和服务,本文从城市用地空间和城市服务两个方面构建城市空间-非空间承载力评价体系,对城市承载力开展综合评价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提出了城市空间-非空间承载力概念框架,构建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及综合测度模型。城市空间承载力是战略意义上的承载力,与城市规模的大小密切相关,是城市承载力的空间基础。城市空间承载力包括城市居住承载力、城市就业承载力、城市交通承载力、公共服务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五个方面。城市非空间承载力是指由非土地因素决定的城市承载能力。城市非空间承载力与城镇化发展质量和城市发展阶段密切相关,是城市发展内涵的体现,也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非空间承载力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环境保护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医疗承载力、科技发展潜力、社会保障能力六个方面。 (2)以深圳市为案例,开展了城市空间-非空间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由于数据限制,研究时间尺度为2002-2012年。研究发现: 一是,深圳市城市空间承载力状态由良好状态向一般状态转变,城市空间承载力指数由2002年的1.23降到2012年的0.41。2002年以来,除交通空间承载指数外,深圳城市各类用地空间承载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和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土地资源已出现“难以为继”的状况。2012年,深圳市生态空间、交通空间、居住空间承载力处于一般状态,其中居住空间承载力已接近预警状态;服务空间承载力已处于危机状态。 二是,深圳市城市非空间承载力状态由预警状态向一般状态转变,城市非空间承载力指数由2002年的-0.73升到2012年的0.34。2002年以来,除水资源承载指数我,深圳市城市非空间承载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表明随着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总量、医疗水平、环保水平、社会保障及科技发展能力都不断增强,城镇化质量不断提升。尽管如此,至2012年,除城市经济承载力处于良好状态外,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科技发展、水资源仍处于一般状态,需要不断完善以提升其承载能力;此外,按照社会保障投入来看,深圳市社会保障水平仍处于危机状态,需要重点加大投入确保其达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三是,综合来看,深圳市城市承载力处于一般状态,基本满足城市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3)在对深圳市城市空间-非空间承载力综合评价及分析基础上,为深圳市政府解决城市用地问题和完善城市功能提供对策建议,为城市空间-非空间承载力提升提供理论支撑。在提升城市空间承载力方面,应重点提升城市服务空间承载能力;改善居住空间、交通空间和生态空间承载状态;保持工商业空间承载状态。在提升城市非空间承载力方面,应重点提升水资源承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和科技发展能力;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语种中文
页码75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3640]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岩. 城市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深圳市为例[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6.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