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环渤海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来源分析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葛晓颖
答辩日期2019-06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杨林生 ; 李发东
关键词农田土壤 土壤重金属 风险评价 来源分析 环渤海地区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和重要资源。人类活动导致大量重金属富集于土壤中,引起土壤质量下降并通过食物链逐级富集,直接危害人类健康。本研究以环渤海地区农田土壤为例,收集公开发表的数据建立环渤海地区土壤重金属数据库并进行整合分析,计算环渤海地区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评估重金属的富集程度,预测其生态风险,并探讨重金属的主要来源,为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治理提供重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土壤Cu、Zn、Pb、Cd、Cr、Hg、As、Ni的含量分别为27.7mg/kg、71.7mg/kg、25.1mg/kg、0.4mg/kg、57.4mg/kg、0.1mg/kg、9.2 mg/kg、25.3mg/kg,其中,Cu、Pb、Cd、Hg 等4种重金属高于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且Cd、Hg的累积量较大。内梅罗污染指数结果显示研究区域11.9%的土壤已有重金属污染,另有13.51%的土壤处于重金属污染警戒范围内。Hankanson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Cd和Hg为中等生态风险,其余重金属为轻度生态风险,25.9%的案例为中度生态风险状态,有少部分案例(3.7%)达到强度生态风险。多元统计方法分析重金属来源显示,Zn、Cr、Ni、As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Cu、Pb、Cd、Hg主要受以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及交通排放为代表的“人为源”影响。
语种中文
页码60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3934]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葛晓颖. 环渤海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来源分析[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