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网格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Grid
多尺度极高山区旅游地学景观系统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陈露
答辩日期2019-09
文献子类博士后出站报告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导师王英杰
关键词旅游地学 数字地形分析 流域 条带高程剖面 垂直带谱 珠峰自然保护区
学位名称博士后
英文摘要旅游地学的应用价值在于将地球科学研究对象的科学内涵转变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价值。地质学、地理学、景观科学和旅游学构成了旅游地学的理论基础。长期以来,旅游地学的应用领域局限在地质公园相关的研究项目或学术会议,尚未得到旅游科学和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高度重视。概因地球科学相关专业知识较深涩,专业门槛高,而旅游的实质是面向公众的一种产业,在通往学术领域的过程中,亟需一座沟通的桥梁。两者结合,一方面需要降低认知难度,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科学素养。当代研学旅游兴起,为发展旅游地学提供了难得机遇。发展旅游地学需要找到认知地学的方法和工具。地球科学不但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有很好的研究手段。数字地形分析在多尺度空间解构方面,已颇为成熟。数字高程模型提供从汇水盆地到大洲大陆不同尺度但格式统一的观测数据,DEMs与构造运动、地层岩性、侵蚀过程等结合,成为地貌解释的重要手段,在地学景观研究方面也可能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梳理旅游地学理论基础,将数字地形分析手段和方法应用于珠峰自然保护区高山、极高山区,进行了多尺度地学景观体系分级实验,形成“大尺度:流域景观-中尺度:景观单元-小尺度:景观类型”标准,验证了“流域-条带高程剖面-垂直带谱”三级指标组合在识别地学景观尺度方面的功能。结果显示,分级标准与指标结合,能较好地实现研究区地学景观结构认知。最后,从地质学角度介绍了珠峰自然保护区地学景观的形成原因。
语种中文
页码105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3950]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露. 多尺度极高山区旅游地学景观系统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19.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