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转型与优化研究
文献类型:学位论文
作者 | 涂小松 |
答辩日期 | 2020-05 |
文献子类 | 博士后出站报告 |
授予单位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授予地点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导师 | 龙花楼 |
关键词 | 乡村空间 乡村发展 乡村聚落 空间转型 空间优化 |
学位名称 | 博士后 |
英文摘要 | 快速城镇化进程不仅推动了乡村空间各项要素流动,同时也引发了乡村空间不合理利用、人地矛盾突出、乡村治理失调等问题。探讨乡村空间分布、转型及优化策略,是研究乡村空间发展的一种新路径。通过土地资源资产价值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揭示江西省自然资源本底条件,并进一步分析江西省乡村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传统村落的视角,分析江西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从乡村聚落空间的数量、形态等方面演化特征,揭示其时空格局与影响机理;从乡村聚落空间适宜性评价和分类识别视角,探讨乡村空间优化问题。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江西省各地土地资源的经济价值增幅差异性明显;社会价值增长幅度较小;生态价值增减略有差异。鄱阳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比较稳定,但价值净损失速度有加快趋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动态演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自相关与高低值聚集现象。 (2)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乡村发展进入快速阶段,对乡村发展特征和发展问题的总结,对于进一步研究江西省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江西省传统村落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类型属于凝聚型;而且江西省传统村落聚落空间分布是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交通、社会经济和人口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典型县域乡村聚落空间沿地形呈现明显的带状分布与多核心分布并存的特征,时间序列上规模形态向不规则、复杂化、集中化发展,整体空间集聚性提高,规模扩张的趋势趋于减缓。 (5)通过对自然村聚落空间进行布局适宜性评价和分类识别,将研究区自然村划分为五种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种布局优化方案。 |
语种 | 中文 |
页码 | 149 |
源URL | [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94105] ![]() |
专题 |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研究生部 |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 涂小松. 江西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转型与优化研究[D].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020. |
入库方式: OAI收割
来源: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浏览0
下载0
收藏0
其他版本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